HSDPA和HSUPA移动性差异大
与R99相比,为了满足高速率的要求,在信道设计,切换方式,资源调度等方面,HSDPA和HSUPA均有创新和改进。以切换为例,在R99中,软切换同时与多个小区进行连接,除了服务小区,该移动终端(UE)对于其他小区产生额外干扰,而且耗费了其他小区的资源。而HSDPA提供高速率业务,需要很大的系统的资源。假设需要的资源为N份,若采用软切换(这里假设UE同时与M个小区保持通信),对于系统来说,就要为该UE分配N×M的资源,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在HSDPA技术中,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基站的发射功率、减小下行链路干扰以及提高整个系统地吞吐量,就采取了对小区进行快速的选择的硬切换的方法去实现业务的连续性。而对于HSUPA,考虑到上行特点,引入E-DCH信道,保留了软切换的特性,也能够保证高速率的传输。HSDPA移动性
在HSDPA中,引入了HS-DSCH信道,设计机制中是没有软切换,也就是说,在高速数据传输状态下,同时只能有一个Serving Cell服务。比如在既有DCH又有HSDPA服务时,UE可通过维护了一个DCH的Active Set,测量多个小区的信号强度(测量事件1d),更准确地说是CPICH信道的信号,在满足切换条件时,UE发送测量报告(RRC信令)上报给RNC,不触发DCH的软切换而是触发HS-DSCH的Serving Cell的改变。
在R5中,HS-DSCH Serving Cell的改变只能是通过物理信道重配置过程实现,当UE检测到邻小区的强度满足加入Active Set条件(测量事件1a),则在HS-DSCH信道在邻小区建立之前,首先更新Active Set。R6中ServingHS-DSCH小区的改变也是通过Active Set更新过程。
HSDPA支持压缩模式,UE可以进行系统间和频率间测量。但HS-DSCH信道并没有实现任何的压缩模式,在压缩模式那个帧的时候,数据有可能丢失或者传输暂停。目前的替代性质的解决办法是在有压缩模式时,HS-DSCH的数据暂时由DCH来传输,在降低传速率代价下达到了压缩模式和系统间切换的目的。
HSUPA移动性
在R99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功率控制的目的,DCH的Active Set大小为6,也就是一个用户最多同时和6个小区保持连接。而在HSUPA中,这样做并不能提高上行传输效率,而且HSUPA很多调度和重传都下放到了NodeB,因此没有必要维护和那么多小区的联系,HSUPA中Active Set最大值为4。
另外E-DCH的引入使得HSUPA终端维护的Active Set包括了2种类型的小区,一种是支持E-DCH的,一种是普通DCH的,只要是E-DCH Active Set中的小区一定也是DCH Active Set中的小区,反之不成立。通过事件1d的测量,HSUPA实现了servingE-DCH小区的更新,其处理过程类似于HSDPA。
对于压缩模式,在2msTTI时,HSUPA处理思路类似于HSDPA,就是在压缩模式时数据延迟,然后再传送。对于10msTTI,在发送数据时,可采取首次发送使用压缩模式,丢掉压缩GAP部分的数据,在二次重传时传送全部数据;也可以采用首次发送传送全部数据,二次重传使用压缩模式,丢掉压缩GAP部分的数据。
HSDPA和HSUPA设计理念的不同,造成切换某些实现上有很大差别,它们之间没有依赖关系,从R99可以升级到任一系统上,这并不是一个理想化的道路,在LTE时代,希望上下行技术能够发展出一个比较统一的演进思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