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相催化来说,搞清楚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的结构一直是研究者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如果能够在原子或分子层面对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结构有一个了解,那对于理解催化现象、催化剂将会非常有帮助。常规的谱图表征手段,如X线衍(XRD)、拉曼光谱(Raman)、X线光电子能谱(XPS)、X线吸收光谱(XAS)等,往往需要对谱图进行分析来间接地得到结构信息。不可否认,这些手段非常重要而且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这些手段在催化体系结构分析中存在一个“通病”——提供的是整个样品的宏观信息,是样品结构的“统计”表现。而我们知道,催化反应际上是在纳米尺度甚至是亚纳米尺度上发生的,而且多相催化体系往往都存在不均匀性。也就是说,少部分位点贡献了大部分的活性。如此一来,如果只能从宏观层面获得催化剂的结构信息,真的活性位点信息往往就会被很多“噪音”所湮没。并且,面对一条条“冰冷”的曲线,研究者也法对催化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此,随着传统谱图技术的逐渐完善,图像化的表征手段就变得越来越受重视。比较近几年,各种原位的成像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比较为典型的当属原位透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其在X-MOL之前介绍HaldorTopsoe的文章里(点击阅读详细),也曾提到原位TEM技术对研究基础多相催化问题的用途。本文将简要的介绍原位TEM技术的原理,并结合一些例子谈谈原位TEM技术对研究多相催化的意义。据专业人士报道,化学试剂网还会有很大的上升期,市场业务也在不断的扩大,未来一定会越做越大的。亚索试剂作为一家提供高端研发用试剂的厂家,常备库存万瓶,涵盖通用试剂,分析试剂,有机试剂,无机试剂,生物试剂等,作为知名的化学试剂厂家,欢迎广大客户洽谈选购。https://www.yasuoshiji.com
TEM对于催化研究者来说是很熟悉的工具,可以给出固体催化剂在原子尺度的结构信息。比较近几年,球差矫正的TEM更是让催化研究者很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样品中原子如何排布。因此,比较近几年兴起的“单原子催化剂”多借助球差电镜来进行表征。一般来说,TEM都是在高真空的环境下工作,因为电子束需要在真空环境中加速从而保持准直性。如果有气体存在,那么电子就会在腔体内和气体分子作用,发生散,分辨率也就随之降低。因此,“如何在TEM中通入气体”这个工程上的难题成了发展原位TEM技术的一个障碍。
解决在TEM中通入气体的首个方案是采用多个泵将通入TEM设备中的气体速有效地抽离出去,仅仅让样品的周围区域存在反应气体,而整个的电镜腔体中大部分区域保持较高真空度(电镜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还有一个思路是采用特殊的样品槽,利用对电子束透明的Si3N4作为窗片材料,然后就可以在样品槽(chip)的狭小的空间内创造出1个大气压甚至更高的压力。同时,这样的就可以避免气体进入电镜腔体中。虽然Si3N4相对于电子束来说可以算是透明,但是几十纳米厚的Si3N4窗片还是会对TEM的分辨率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使用了Si3N4窗片的情况下,TEM就很难得到原子级的分辨率了。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10-24 18:50 , 耗时 0.055720 秒, 18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