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基于网络和阻抗分析仪评测13.56MHz RFID标签和阅读器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0-11 17:44 标题: 基于网络和阻抗分析仪评测13.56MHz RFID标签和阅读器 RFID,也称为非接触 IC 卡或 ID 标签,能够检测和识别特定目标,而无需与目标直接接触。RFID 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最初仅限于海上运输、交通信息系统及其它特殊应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RFID体积加速小型化,现已得到了广泛 使用,并且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定义 RFID 频率、通信方法和目的的标准。本文针对批量生产的13.56MHz RFID标签和阅读器/记录器及其元器件,概述了评测其电气特征的方法。
RFID 概述
图 1 是一个简化的 RFID 系统模型。阅读器/记录器中的环路天线通过电磁耦合与RFID标签中的环路天线之间进行通信;阅读器/记录器输出射频信号,RFID 标签通过环路天线来接收该信号。RFID标签检测集成在IC芯片的检波器电路的直流信号,来获得能量并驱动IC芯片。阅读器/记录器和 RFID 标签间的数据通信一般使用频率为13.56 MHz的ASK调制。
图 3 显示了一个完整的 RFID 电路图。通常来讲,RF ID 标签包括一个L-C-R并联电路(其中“L”表示环路天线,“C”表示片状电容器,“R”表示 IC 芯片)。RFID 标签的谐振频率 f0可用公式 1/(2π√LC) 来计算。如果RFID标签的谐振频率接近13.56 MHz,表示RFID标签能够与阅读器/记录器保持良好的通信。验证整个标签的谐振频率是否为13.56MHz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 RFID 标签已经被封装,就不能使用探头对其进行测试了,这时您可以采用非接触法。在使用非接触法进行测量时,要把RFID标签放在与分析仪连接的环路天线的前 面。这样,无需拆卸RFID标签即可测量其谐振频率。通常使用网络分析仪来进行非接触测量,这时可以通过查找反射系数 S11的负峰值或阻抗实部R的正峰值,来找到谐振频点。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S21的测量结果来查找谐振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