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种仪器输出的平均值的差别不大,所以很难看出其中一种仪器用的是公式2,而另一种用的是公式3。有必要从两种仪器分别取出多组轨迹,进行平均直到找到吻合之处。在图1的例子中,采用“真正的均方根”平均功率算法(后面简称RMS功率)的仪器,和采用“电压平均”功率的仪器之间的结果相差 0.25dB(前者比后者高0.25dB)。这点差异可能会被简单的认为是仪器之间的个体差异。尽管0.25dB看起来很小,但是当要求的精度仅仅是±1dB时,0.25dB就显得有点大了。如果是测量整个脉冲的平均功率的话(调制谱测量的是脉冲50%到90%时间内的功率),这个差异会扩大到约 1dB。这个值就会接近我们所要求的仪器之间误差容限了。
“电压平均”功率代表的是“先平均再平方(mean-squared)”的功率(如公式3),而“均方功率”则是“先平方再平均(mean- square)”功率。由统计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两者的差就是幅度变化。也就是说,两种仪器输出功率的差值就是幅度变化。而且“均方功率”永远大于 “电压平均功率”(RMS power > average voltage power)。
第二个关于功率平均的错误观点就是:对功率求平均总是在线形单位(瓦特)下进行的。实际上很多仪器常常采用对数平均。同样采用上面那个例子,假设测试中噪声影响很大,为了去除噪声,决定测量多组轨迹,对轨迹求平均。GSM标准规定,ORFS调制谱的测量需要对200个脉冲求平均。公式4是对应的计算公式,其中PTrace i是用公式2或公式3计算出的单条轨迹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