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基于 TCP/IP协议的分布式
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主要可分为三个层次结构:服务器、采样节点、
传感器。传感器负责采集信号,将物理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采样节点首先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 A/D芯片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网络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负责数据的接收、分析、存储并显示结果。服务器和采样节点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 行数据的传输与接收,网络通讯程序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TCP/IP协议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组完整的网络通信协议,可以用在各种各 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之上,是一组不基于任何特定硬件平台而可实现异种机互联的网络通信协议,在网络通信中被广泛应用[3-4]。
具体表现为,消息队列初始为空,数据发送任务阻塞在消息队列上,网络正常情况下,每有新的消息单元到达时,数据发送任务就将该消息单元指向的数据包立刻发送出去;如果某个时刻网络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地不稳定或发生短暂阻塞,数据包不能及时发出,该数据包就可缓存在 Buffer中,其地址信息缓存在消息队列中,而不会丢失,等网络正常后再发送出去。基于缓冲队列的网络通信模式如图 3所示。根据待传输信息的紧急程度,不同的任务可以选择基于 FIFO或优先级向缓存队列中写入消息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