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标题: WMC的诱惑 Vista引领PC进入数字电视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0-13 09:18
标题: WMC的诱惑 Vista引领PC进入数字电视时代
随着微软最新Vista系统的推出,各大厂商也都借着Vista的顺风车发布了自己的新品。而在春季这个销售旺季来说,厂商间的竞争就尤为激烈。其中“春季新品”也就成了厮杀的主要悍将。在经过5年的发展后,日本的TV个人电脑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但在微软Vista的推动下,势必会掀起更大的波澜。  接下来,我们就来连接和分析一下即将到来的TV个人电脑的Vista时代将会是什么样子……
  1、Windows Media Center发展回顾
  首先Vista时代电脑进军数字电视领域最明显变化就是功能上的增加,电视功能已经在Home Premium版本上实现,此外在Windows Media Center系统上的一些相关功能也得到了增强。

2007年春季新品,采用UI界面的WMC电脑


  WMC作为XP的媒体中心版本最早出现于2003年,这款应用与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的产品线中,在当时内建电视功能的产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其实当时的制造厂商已经将电视功能整合在产品中,但在功能上的支持非常简陋,仅有最基本的录制功能。而像DVD转录或视频编辑等功能则很少见到。
  WMC系统在易用性上有着不错的表现,但相对薄弱的功能却有着比 XP Home Edition更高的售价就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了。因此电视扩展功能的TV个人电脑在当时也就很少出现。
  WMC系统的命运在今年春天得到了转变,索尼、NEC、日立等公司都发布了整合电视功能的WMC系统个人电脑产品。
  导致MWC命运转变的原因在于,这些厂商都与10 feet UI(远距操作界面)的发展密不可分,与最早的原始版本不同,最新的10 feetUI可以完美的整合电视相关功能。于是SONY的 Do VAIO和NEC的MediaGarage便应运而生了。
2、WMC发展趋势变化和内因分析

  对于厂商而言,为何将WMC发展的方向上面转向到与先前路线不同的方向上呢?理由大致有以下三条。

WMC网络视频传输


  第一就是网络内容。WMC已经越来越以来于Intel的Viiv架构了,同时微软和Intel也一同致力于基于Viiv+WMC组合之上的网络视频传输等技术的发展,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增加了网络上的内容,如果消费者希望获得Viiv网络的内容则必须使用基于WMC系统的个人电脑。另外一方面由于Intel在Viiv架构的个人电脑销售过程中,各种行销关系也就确立起来了,尽管个人电脑利润率较低,但Intel的行销支持的魅力远大于此。
  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是始于今年春季,早在06年春季NEC和日立就曾发布过相关的WMC电脑并且支持了网络视频播放功能,但是,电视功能却是相对独立的被整合在产品内。而这样的模式与今年春季发展的确实相比,并无完全相同。
  第二应该归功于Vista系统里 WMC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功能的系统并且被以Home Premium命名,也就是说在XP时代里,WMC的地位非常的“特别”,因此也就很难普及。不过进入Vista时代后,WMC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良好兼容性和统一标准的系统,以前的一些不足也都完美的解决了。
  Vista在画面表现有有更出色的表现成为了第三条理由。
            

            
            

            
附带蓝光光驱的NEC VALUESTAR W VW990HG型液晶一体机            
日立液晶一体机 Prius One type W

            


  众所周知在XP系统以前,视频覆盖技术就曾出现在众多的电视软件上,他是一个长时间占用CPU和GPU资源的技术。但是基于Windows Aero的新技术将彻底取代XP时代的视频覆盖技术,所以在Vista Home Premium版里采用的Windows Aero技术也带来了更好的画面表现能力。
  在Windows Aero效果开启时,视频覆盖功能也就完全不会工作了,但当关闭Windows Aero效果时,这时系统进入了基本环境状态,并会逐渐恢复到类似XP的效果,中间会有几十秒的转换时间。
  在Windows Aero环境中,视频回放技术DXVA被使用。对于WMC系统来说,DXVA技术其实在XP时代就曾被使用,但多余的视频覆盖情况已经不会再次发生了。
  从技术上看Vista与先前系统相比软件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此外Vista的市场行销也会更显优势。另外media-related 也将会作为WMC的基本功能。
            

            
            

            
            
SONY VGX-TP1DT及其外部辅助调谐

            
            
富士通 TEO系列新机FMV-TEO50U/D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重新思考了WMC的趋势,比如富士通同样发布了采用Vista Home Premium的TV个人电脑,但似乎并没有顾及网络内容部分。这是由于富士通没有将该功能作为其电脑卖点的宣传内容而已。
  另外一点就是视频录制功能方面,也将先前相对独立的功能整合到了一起,另外还改进了可操作性,并且增加了网络内容的支持。而用于与之连接的轻薄电视,也增加了名为FMV TEO的最新系列,此外通过 my media 实现各种相关操作。
3、新生代WMC功能改进

  WMC依靠的是微软提供的各种服务,基本上各厂商的WMC电脑都有着一定的相似形。在日本的TV个人电脑历史上,各厂商又是如何在电视调谐等地方上与其他厂商或第三方厂商区别开来的呢?
  本次,SONY、NEC和日立等厂商都发布了自己的WMC产品,不过可以很容易的将它们区别开来。因为在整体架构相似的前提下,在电视功能方面也都引入了厂商自己的标准和规格。
  这里主要有2种区别这些产品的方法。
  第一就是视频录制的WMC在视频播放的时候应用不同的方案,这在SONY推出的TV个人电脑上最为明显。

视频录制并播放功能


  SONY在今年春天推出的VAIO系列机型中,模拟电视视频录制功能也变成了WMC系统支持的基本功能了,为此视频录制功能所保存的文件格式dvr-ms也成为了标准。除了可以轻松录制视频外,还可以浏览录制完成的内容并播放。
  由于安装了名为Emotional Player的软件,所以导致了以上功能得以实现,也将VAIO的产品与别家区别开来。在春季推出的支持地面模拟信号视频录制的 VAIO机型中,不仅仅支持自动录制,还可以将录制的视频自动分类为主体或CM,同时还支持更加详细分类。
  比如说使用者希望收看新闻节目,索引和喜好就会出现在屏幕的边缘。在Emotional Player的支持下,更加的题目和摘要就会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自动去掉并不重要的部分,而直接收看使用者需要的部分,这也就是独特的视频分析功能。
            

            
            

            
            
内建Emotional Player的VAIO新机型

            
            
自动摘要功能

            

对于CM则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媒体文件为主要的方式,CM的内容和详细信息也会同时获得。在第一代CM时,流派功能已经可以完美支持。举例说就是,如果对电影有兴趣则可以获取电影相关的内容,同样对游戏有兴趣的玩家也可以找到相关的内容。  CM在使用起来也非常的新鲜和富于趣味,只需要打开菜单进入CM相关内容即可,界面也非常的友好。
            

            
            

            
            
CM支持多类型按流派浏览和管理

            
            
VAIO系列机型选择Emotional Player界面。

            


  另外在WMC系统内,软件 Emotional Player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在其独特的10 feet UI支持下,尽管可以在WMC系统内被调出,但其内容也已经与传统的电视功能菜单不同,而是相对独立的多功能整合。
  也就是说在SONY的独特10feet UI界面支持下,图片/音乐/录制功能都将是在WMC系统内支持,但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功能。
  对于这点,其他厂商也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NEC春季新品中就增加了电视录制功能,此外还有SmartVision功能的整合。该功能在基本功能反面与前者类似,同样支持电视节目按照类别来浏览,当选中菜单相关选项后,系统开始载入视频内容,不仅包括WMC标准的视频格式,还支持DVR-MS以及SmartVision的特定格式(基于MPEG-2)等。
            

            
            

            
            
NEC发布的WMC中内建了类似的功能

            
            
SmartVision启动界面。

            


  在NEC之前发布的相关产品中并不是今年这样的设计风格,而是每个功能是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也就是说网络内容获取、电视和DVD MediaGarage等功能都是独立的,使用者必须通过两个用户界面才可以完成。而本次发布的产品中已经去掉了MediaGarage,取而代之的是10 feet UI。这样标准的电视功能和SmartVision就完全整合在其内了。
  此外NEC在其产品中先前网络功能部分MediaGarage的延续,基于DIGIon的DiXIM for Media Center也将被采用。

            

            
NEC的春季新品中,将整合SmartVision功能到WMC上,并支持视频浏览和录制,此外还支持网络传输。


  功能的概要也许不禁相同,但日立WMC中也有着与NEC类似的功能。虽然电视功能未整合在WMC中,但增加了名为Prius Navistation的功能,同样也是2 feet UI,随后改进为 10 feet UI。
4、两大阵营利弊分析
  无论是SONY还是NEC都代表了一个类型,但两类的优缺点也是同时存在的。
  SONY型产品开发相对容易,但很难提供附加的功能,画面质量也与基本的WMC产品存在一些差异。SONY在其个人电脑上使用的最新Motion Reality技术并没有应用到WMC系统上,这可能是由于XP适用的技术已经对WMC系统的画质增强效果并不明显有关。
  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区域性差异,也就是说与之兼容的数字播格式限制。在春季SONY推出的WMC系统中,还采用了XP的模块并支持标准数字电视规格。也就是说,采用了原始调谐器和软件的发展后,看起来像是Emotional Player,但对于最具意义的内容自动分析和图片标签功能却不能够很好的支持。
  在一种情况下,虽然设计初衷是支持10 feet UI的WMC产品,但VAIO的春节新品中,WMC、Emotional Player、VAIO Media以及标准数字电信支持都必须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这样就显现出不足了。
  另一方面NEC和日立的解决方案则有另外的问题,比如开发相对困难。另外一点就是在操作的标准化上也很难达到高标准。由于现有的电视功能界面虽然整合在WMC系统内,但主要是先前电视功能界面的一个转移,在标准化方面与WMC系统本身相比自然存在一些差异。
  在当前的WMC发展状态下,两者可以说各有利弊,究竟选择哪个还需要权衡消费者自己的需要后做出决定。




欢迎光临 DIY编程器网 (http://diybc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