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标题: T-MPLS分组传送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0-13 14:35
标题: T-MPLS分组传送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一、T-MPLS发展背景
  在电信业务的IP化趋势推动下,传输网承载的业务从以TDM为主向以IP为主转变,面向TDM业务设计的SDH传输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数据IP业务的传送需求,主要的问题在于:基于固定的VC容器作为传送单位,粒度大、种类少,适配分组业务的效率低,难以动态共享;基于电路连接传送业务,配置复杂,实现数据业务所要求的全互联成本昂贵难以维护;业务种类简单,难以满足新型动态数据业务的要求。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MSTP)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电信级分组业务的传送功能,体现了光传送网向支持分组传送的演进趋势。但MSTP仍然是以TDM为内核,难以满足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应用需求。未来的市场需要一种能够有效传递分组业务,并提供电信级OAM和保护的分组传送技术。在这样的需求驱动下,业界开始提出分组传送网(PTN)的概念,打造一个适合分组业务为主的传送网。当前主要有T-MPLS、PBB-TE和PVT三种PTN技术进入标准组织并开始在电信网络部署,而T-MPLS技术已在标准化进程中抢占先机。
二、 T-MPLS技术介绍
  T-MPLS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定义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该技术对MPLS/PW技术进行简化和改造,引入了传送的层网络、OAM和线性保护等概念,符合传送网的需求。
  T-MPLS技术由数据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三个相关平面组成,从标准化程度来看,现在的标准仅规范了T-MPLS的数据平面部分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T-MPLS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预计T-MPLS的系列标准将在2008年后基本完成。
  目前已完成的标准有:
  G.8110.1:T-MPLS层网络架构,描述了T-MPLS层网络架构,包括T-MPLS层网络的拓扑元件、传送实体、传送处理流程、参考点、层网络划分、子网的处理,还包括网络控制、可生存性技术、对QoS的支持、网络的管理。
  G.8112:T-MPLS传送网NNI。G.8112描述了T-MPLS传送网结构、复用/映射、物理层接口。
  G.8121:T-MPLS设备功能块特性。G.8121描述了设备的业务处理流程和适配,以及连续性、连同性、维护信号、缺陷、性能的监视和处理。
  G.8131: T-MPLS网络的线性保护倒换。
  正在拟制的标准有:
  G.8113/Y.1372:T-MPLS的OAM需求。
  G.8114/Y.1373:T-MPLS的OAM机制。
  Y.mrps(草案阶段):T-MPLS的环网保护。
  T-MPLS网络通过T-MPLS节点以各种形式的NNI端口组成,E1/T1、FE、GE、10GE等客户业务通过UNI端口接入网络,经业务层处理后选择相应的TMC,相同路由的TMC绑定到TMP中,业务通过NNI侧TMP隧道传递,T-MPLS层网络模型在ITU-T G.8110.1标准定义如图1所示。
  

  TMC(T-MPLS Channel):提供T-MPLS传送网业务通路,一个TMC连接传送一个客户业务实体(包括一个单个的客户业务或一组客户业务)。
  TMP(T-MPLS Path):提供传送网连接通道,一个TMP连接在TMP域的边界之间传送一个或多个TMC信号。
  TMS(T-MPLS Section):可选的TMS提供段层功能,提供两个相邻T-MPLS节点之间的OAM监视。由于TMS实例与服务层路径之间是一对一的,所以,它不需要标签。而且,服务层路径必须是点对点的。
  图中标签①~⑨为T-MPLS适配和特征信息插入点,具体参照ITU-T G.8110.1建议。
三、 中兴通讯T-MPLS参加全球分组传送设备测试
  中兴通讯在多业务传送设备ZXMP S385上开发了T-MPLS功能,其符合欧标的结构设计满足现在和将来各种业务的需求。
  ZXMP S385多业务传送设备在最近的由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EANTC)组织的2007年多厂商分组传送产品互联互通测试中与主要设备商进行了成功对接,实现了业务正常的互联互通,正确完成了客户业务传送与保护。
  测试中,单端设备同时实现边缘网元节点和中间网元节点功能,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配置为边缘网元节点或中间网元节点。服务层选择以太网接口时,客户业务数据从边缘节点的UNI转发到NNI时,需要执行三次适配,即,添加客户通道标记(TMC)、添加网络隧道标记(TMP)、添加网络MAC地址和PDU类型域。其中最后添加的网络MAC地址用于NNI的过滤功能,要求可配置。T-MPLS OAM功能和格式由最新的Y.17TOM草案和G.8131草案定义,T-MPLS对业务的流量监视和调度只针对隧道(TMP)实现。
  测试中还成功实现UNI的GE互通、NNI的GE互通、NNI的SDH/SONET互通,通过了T-MPLS的全部测试项,包括标签映射、diff-serv区分服务、标签交换、线性路径保护倒换、OAM等测试,其中T-MPLS路径保护倒换测试取得业内最佳指标。同时,ZXMP S385多业务传送设备提供关键板卡的冗余备份、强大的网络保护和业务链路层保护能力。
  此次中兴通讯T-MPLS设备成功完成全球互通测试,证明了其能够提供电信级的面向连接的端到端业务可运营、可管理能力。测试验证了T-MPLS技术的可行性,符合现有T-MPLS标准或草案的建议,同时促进T-MPLS标准更趋完善并加速其商用化进程。




欢迎光临 DIY编程器网 (http://diybc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