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燃料电池汽车来讲,氢气的存储应当密度高、轻便、安全而且经济。一台装有 24 L 汽油可行驶 400 km 的汽车,行驶同样的距离,靠燃烧方式需消耗 8 kg 氢,靠电池供能则仅需 4 kg 氢。4kg 的氢气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体积为 45 000L,这对汽车载氢是不现实的。目前限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氢气的储存问题。目前比较常用的储氢技术有高压压缩储氢、深冷液化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碳纳米管吸附储氢及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等[3]。
目前大多数燃料电池汽车都采用高压压缩储氢方法,但是要携带足够行驶 400 ~500 km 的高压气态氢,容器必须由能经受住高达70 MPa 压力的复合材料制成[4]。同济大学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越 1 号使用的是 20 MPa、50 L 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大连新源动力研制的燃料电池轿车使用 30 MPa、40 L 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北京奥运会燃料电池示范车使用 35MPa、140 L 车用压缩氢气瓶储氢; 武汉理工大学的楚天 2 号中巴车使用 20 MPa、汽车用压缩氢气铝胆复合气瓶储氢; 奔驰公司采用车顶设置高压储氢容器储氢。目前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经通过了 37. 5 MPa 的高压氢罐的相应测试以及生产许可,工作压力可高达68. 9 MPa 的高压氢罐也已经通过了相应的实验[5 -6]。如此高的压力容器,如果发生撞车,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的储氢方式,以减少高压储氢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