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标题: 使调音台一台三用的技巧 [打印本页]

作者: liyf    时间: 2011-4-30 17:26
标题: 使调音台一台三用的技巧
使调音台一台三用的技巧
在经过很多次大型晚会节目录制的使用后,对该调音台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较为独特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设备使用方法。在详细介绍该方法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演播厅工作时的一些常见情况。

从事电视音响工作的人员都有体会,在演播大厅进行扩、录、音工作是件较为困难的工作。它跟录音棚录音不一样,录音棚的录音话筒与监听音箱是相互隔离的,演员所需的伴奏音响也是用耳机返送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声反馈的条件。而在演播厅里录音,话筒的使用区域与现场主扩音箱、演员返送音箱的放音区域处在同一大厅空间里,稍有不慎便会产生严重的声反馈啸叫现象。

而目前我台演播大厅的调音工作又是采用单一调音台调音的工作方式,即用一路调音台信号,分送现场扩音系统和转播车录音系统。这样的工作方式,对于节目录制时声音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比如一些访谈类节目的录制,较多采用的是领夹话筒,这种话筒使用时跟说话者的嘴部距离较远,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啸叫,常有话筒音量推不上去的感觉。

  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尽量将话筒音量推大,出现啸叫时,利用该话筒输入模块上的均衡器电路,对引起啸叫的频率部分进行深度衰减,本来用于音质调节的均衡器电路,在这里被用做其它用途。话筒音量上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以牺牲音质为代价的——录出来的节目常会有(空、虚、糊)的感觉。

  另外还有像歌手大奖赛之类节目,这类节目对现场扩音的要求较高,评委及观众的听音氛围和歌手所需的返声箱音量大小,都要认真的考虑、反复的调试。为达到理想的现场效果,甚至采用立体声的现场扩音方式。这样一来,现场效果可能做到了最好,问题是同样的信号送到转播车做录音信号时却未必是最好的。

  我们知道目前电视台音频制作和播出,多数还是单声道技术,当立体声信号与单声道系统兼容时,就会出现中间声像突出、混响增大的情况,所以在立体声状态下,我们觉得合适了,将其变为单声道状态录音时,就可能会感到有些过了。又由于演播厅节目调音时,基本上以现场效果监听为主,这些问题极易被忽略。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在演播厅调音时就得采用一种折衷的两头兼顾的方式,这样虽能两全却不能皆美。而真正能两全其美的方法,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两路信号(扩音信号和录音信号)完全独立可调。

曾有篇文章介绍过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即采用双调音台的并行调音方式。另外,该文章中还建议再专门增加一个“话筒调音台”以避免因反馈抑制器直接接在主调音台的输出通道而影响音乐部分的音质
*调音设备的增加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投入。

*由于多人参与调音,需要保证调音人员技术水平的一致。

*调音环节的增多也使得调音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增多。
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真正有条件这样做的并不是很多,那么能不能找到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比如说用一个调音台(一台三用)和一个调音师(一兼多调)来实现图1中的所有功能设计呢?

  结果我们幸运地发现,目前所用的高峰V12调音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奇想。接下来我们看看它是如何施展"三头六臂"真功夫的。

一双调音台并行调音功能的实现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假设是用一支演唱话筒和一路伴奏音源来进行扩、录音的情况。


我们首先将演唱话筒接入第一路输入模块上,然后再从该模块背板上的(Divout)环通口上,通过连线取出该话筒信号送至第二路输入模块的话筒输入端。由于该信号是取自第一路输入模块的推子前信号,因此在输入模块1和输入模块2上就分别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独立可调的话筒信号。

  为了区别说明,我们将第一路输入模块上的信号定义为现场扩音信号,并通过该模块面板上的信号分配按键LR■将其送至L、R主扩输出;而第二路输入模块上的信号,我们则将它定义为现场录音信号,并通过该模块面板上的信号分配按键□2将其分配至(编组输出2),再送往转播车做节目录制,伴奏音源的信号处理方式与此类同;第三路输入模块信号为现场扩音信号;第四路输入模块上的信号为现场录音信号。

  为了方便将扩音信号和录音信号由1人兼调,我们充分借助该调音台给我们提供的VCA推子编组功能,将第一路和第二路输入模块编入推子VCA1控制,将第三路和第四路输入模块编入推子VCA2控制。此时每路输入模块上的信号分配走向仍还和原先一样,没有改变,仅仅是通过VCA1推子实现了输入模块1和输入模块2推子的连动,通过VCA2实现了输入模块3和输入模块4推子的连动。相当于我们在没有增加调音台和调音人员的情况下,由一个音响师,同步完成了两个调音台的调音工作过程(即双调音台的并行调音)。

二话筒调音台功能的实现

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难。我们只需将话筒信号的分配路径稍作改动即可,并且只需改变送往现场扩音的话筒信号的路径,而现场录音的话筒信号部分,由于不涉及反馈抑制器的接入问题,仍按原路径不变。如图3所示。

图3中我们看到,以前我们是将现场扩音信号直接通过相关模块上的LR■键送往L、R主扩输出的(虚线部分所示),现在我们改变一下方式,将现场扩音话筒信号通过□5键送往一个中间环节进行信号处理后再转送至L、R主扩输出(实线部分所示),这个中间环节实际上起到了话筒调音台的功用。图3中我们是利用了一个空置的(编组输出5)模块,并将我们原有的一个单声道反馈抑制器,驳接于该模块背板的串接输入插口上。这样所有供现场扩音的话筒信号经分配按键□5送到(编组输出5),集中经反馈抑制器处理后,再通过该面板的LR■按键,送至L、R主扩输出。至此,高峰V12调音台一台三用的调音功能全部得到了实现
三系统组成特点及操作方式

看完前面的技术介绍,对于不常接触调音台的读者来说或许觉得有些抽象,实际上该系统的组成极其简单,仅仅是增加了几根连接线,再通过调音台面板上的功能按键来灵活实现的。该系统的操作也不复杂,通常有三种操作方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方式,即文章中重点介绍过的,一人独立调音方式,由一名调音师通过编组推子同步完成扩音系统和录音系统的调音工作。此调音方式对调音师的技术要求较高,需事先在试音和节目彩排时将扩音部分的唱、奏比例和录音部分的唱奏比例大致调好,正式工作时,再做细调。

第二种方式,即两人分别独立调音方式。很简单,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稍做变动即可,首先将扩音系统部分的分推子和录音系统的分推子退出编组功能,再由两名调音师分别对扩音部分和录音都进行独立调音。

第三种方式,即主、副调音师配合调音方式。这就更简单了,就是在第一种方式基础增加了一名副调音师,其职责主要是依据主调音师的指令进行一些辅助调音工作。这种工作情况下,使得副调音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仔细对扩音部分和录音部分的音质好坏进行辨听。这里我们可用主扩输出的M通道做转播车录音监听之用。我们还建议在节目录音的监听系统中另增加一台电视接收机作为比较监听之用,因为它是电视节目终端监听,这样调出来的声音会更精准一些。

以上三种操作方式,应根据调音人员的技术特点和习惯来做合理选择。

另外调音台的连线方式,也要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灵活设定。我们在前面图2介绍过的连线方式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已,现实工作中还是以方便操作为主。如果是选择两人调音方式,扩音部分的分推子和录音部分的分推子尽可能相距远一点,如果扩音部分设在1路和2路推子上,录音部分就可设在11路和12路上。

  如果选用一人独立调音的方式,录音部分的分推子和扩音部分的分推子就尽可能相距近一些,中间隔开一路推子区分即可,这样操作起来,就方便了许多。总的来说,我们这一系统既经济方便又科学实用。惟一感到有些不便的是有时要占用较多的推子数量,但也可做些灵活变通,比如对一些CD、电吉它和合成器等不会产生反馈的音源,仍可采用原来的一路信号分别送音的方式,这样就可节约出许多的推子路数来。如果你也有一套和我们功能相似的调音台,有和我们相似的工作需要,不妨一试。




欢迎光临 DIY编程器网 (http://diybc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