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到篇专业性评论报道《电视机能否超越电视的范畴?》称:随着微波数字电视的开播,液晶电视和PDP电视等平板电视(硬件)不断进步。例如,画面尺寸为30~40英寸、像素数支持全高清(1920×1080)的电视越来越普及。大尺寸电视是否会进入家庭内部暂且不说,超过100英寸的PDP电视和液晶显示器已经上市确是事实(松下推出103英寸PDP电视,夏普推出108英寸液晶显示器)。在薄型化方面,索尼推出了最薄部分仅9.9mm的液晶电视,此外,韩国三星电子还发布了最薄部分仅6.5mm的试制品。即便薄型化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可能也不会特别吃惊的了。面板的显示性能方面,对比度为100万比1以上,色彩表现范围按NTSC比为100%以上的产品相继亮相。这样看来,平板电视的进步已告一段落了。 不过,平板电视的进步并不会就此终结。作为新一代电视,目前备受期待的是观看立体影像的“3D(三维)”电视和4000×2000像素的“4K×2K”电视。3D电视目前正以松下和索尼等推进蓝光光盘(BD)的厂商为中心进行开发。在好莱坞电影中3D作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些厂商的目标是主要通过BD提供内容。
4K×2K电视也已开始实用化进程。最早极有可能在2010年进入家庭。但并非说届时支持4K×2K的电视节目就会开播(日本广播协会等正计划2025年以后开播7640×4320像素的“8K×4K”电视节目)。具体将采用生成超过输入信号分辨率的输出信号的“超解像”变频(Up Convert)技术,把HDTV影像转换为4K×2K影像。
东芝、日立制作所及NEC电子等众多电视厂商和LSI厂商一直都在开发超解像技术。其中东芝除了在08年10月推出支持全高清的液晶电视外,还在09年1月于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9 International CES”上,展示了通过超解像技术将全高清影像升至4K×2K的56英寸液晶电视试制品。该试制品通过采用微处理器“Cell”和4个该公司的液晶电视专用LSI,将1920×1080像素的影像升至3840×2160像素。
在CES会场上,东芝比较了采用普通变频处理和超解像处理的4K×2K影像,从比较结果来看,二者差别非常明显。该公司将产品目标定位为60英寸以上的最高端机型,“最早希望于2010年在美国市场上市”(东芝)。虽然技术方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经济形式恶化等因素,东芝的真实想法可能是:看清市场状况后再做决定。
不过,4K×2K电视和3D电视的意义在于超越传统电视的范畴。因此可以说,这些电视能否顺利进入家庭还是未知数。实际上,很多技术人员认为,“由于没有支持4K×2K电视和3D电视的节目内容,所以很难实现普及”……
想必各位看了以上那么多“理论”方面的阐述一定是一头雾水,没有什么概念,那么笔者就搜罗了些近期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展会上发布的概念性电视产品,无论日后是否能成功融入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对它们有所知晓。
我们将整个搜索时间设置在去年第四季度至今,看看我们身边诞生了多少新奇产品。
在上周刚刚闭幕的“FPD China2009平板显示大展”中,三星除了展示了超薄、超轻、超节能等先进的显示技术外,一台31寸的全高清OLED电视成为了全场最抢眼的产品之一。虽然OLED凭借出色的色彩、响应速度及可视角度表现最有希望成为继液晶与等离子之后新一代的平板显示技术,但OLED目前依旧无法实现大屏幕化生产,这次三星展示的31英寸OLED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全高清OLED显示设备。
三星31英寸OLED全高清电视
在目前的民用产品中,三星这款OLED产品可能显示性能上已傲视群雄,但在整款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依旧秉承了三星一贯的时尚风格,全白烤漆配以感应式功能按键。纵观这台机型,并没有因为在显示性能的外观设计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更多面向专业化的设计元素,而更贴合家居使用。
世界首台31寸OLED全高清电视技术参数(超强啊)
其实这款产品在外观上的表现,早已不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了。世界首款全高清AMOLED显示设备,31寸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高清OLED面板;显示亮度200流明,100万:1的对比度(极有可能式同屏ANSI对比度),16M色彩数,107%色域,可视角度无限,屏幕相应速度小于0.1ms,厚度8.9毫米。
三星31寸OLED全高清电视机身仅8.9mm
在本次FPDChina2009展会中,三星这款31寸的全高清OLED产品无疑更具未来的象征意义,极有可能成为The Best of FPDChina2009。而鉴于OLED大尺寸面板制程的良品率较低,成品无论在制造成本及产量上还无法形成规模化,加之液晶阵营的如日中天,OLED能真正进入普及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目前OLED显示技术仅在小尺寸的移动设备应用率上相对较高。
我们将整个搜索时间设置在去年第四季度至今,看看我们身边诞生了多少新奇产品。
在上周刚刚闭幕的“FPD China2009平板显示大展”中,三星除了展示了超薄、超轻、超节能等先进的显示技术外,一台31寸的全高清OLED电视成为了全场最抢眼的产品之一。虽然OLED凭借出色的色彩、响应速度及可视角度表现最有希望成为继液晶与等离子之后新一代的平板显示技术,但OLED目前依旧无法实现大屏幕化生产,这次三星展示的31英寸OLED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全高清OLED显示设备。
三星31英寸OLED全高清电视
在目前的民用产品中,三星这款OLED产品可能显示性能上已傲视群雄,但在整款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依旧秉承了三星一贯的时尚风格,全白烤漆配以感应式功能按键。纵观这台机型,并没有因为在显示性能的外观设计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更多面向专业化的设计元素,而更贴合家居使用。
世界首台31寸OLED全高清电视技术参数(超强啊)
其实这款产品在外观上的表现,早已不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了。世界首款全高清AMOLED显示设备,31寸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高清OLED面板;显示亮度200流明,100万:1的对比度(极有可能式同屏ANSI对比度),16M色彩数,107%色域,可视角度无限,屏幕相应速度小于0.1ms,厚度8.9毫米。
三星31寸OLED全高清电视机身仅8.9mm
在本次FPDChina2009展会中,三星这款31寸的全高清OLED产品无疑更具未来的象征意义,极有可能成为The Best of FPDChina2009。而鉴于OLED大尺寸面板制程的良品率较低,成品无论在制造成本及产量上还无法形成规模化,加之液晶阵营的如日中天,OLED能真正进入普及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目前OLED显示技术仅在小尺寸的移动设备应用率上相对较高。
在2009年初LG在韩国推出了两款高清电视新品,支持蓝牙传输是它们最大的特色。
LG LH70系列将露出两种型号,42寸(厚度40.9毫米薄)和47寸(厚度39.7毫米)。每款都有100000:1对比度,120Hz刷新率,2毫秒响应时间,一个用于连接其他媒体的USB接口,触摸敏感功能的电源按钮,DivX兼容性和一个根据周围灯光亮度自动调整屏幕亮度的传感器,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节约能源。
2009年年初飞利浦官方宣布的消息,飞利浦首款等同于电影院比例的超宽液晶电视机已经完成,这款液晶电视的宽高比为夸张的21:9,尺寸56英寸,可以满足所有希望在家中获得电影院效果的用户。
电影院宽屏电影常用的宽高比为2.39:1,而这款电视机的宽高比约等于2.34:1。所以用户可以在家中欣赏到与电影院基本相同的宽屏效果。
目前主流的内容源通常使用宽高比为16:9的比例提供信号,例如电视节目和游戏机内容,不过飞利浦表示,这款电视机支持自适应,可以把16:9的内容增补后显示在21:9的屏幕上。另外,这款电视机也同样支持飞利浦流光溢彩技术。
2009年1月9日,松下公司召开说明会,宣布利用高效率超薄显示面板技术,开发出了NeoPDPeco等离子和NeoLCDeco液晶面板,预计在一年内就能实现商品化,装备在该公司的平板电视产品中。
NeoPDPeco等离子技术是在松下去年宣布的NeoPDP基础上,加入等离子业界大名鼎鼎的先锋Kuro技术,实现了超薄和节能两方面的突破。此次展示的新产品共两款,分别是能效提高3倍的42寸面板和8.8mm超薄50寸面板。两款机型的分辨率均为1920x1200,动态画面解析度高达1080线。
其中,42寸产品的能效是现有等离子电视的三倍,既可以实现1/3功耗(约120W),也可以在保持原有功耗的情况下,实现3倍亮度。
50寸型号则采用同类技术,实现了8.8mm的超薄等离子屏幕,厚度和普通CD盒相似。
NeoPDPeco将在年内实现量产,除了松下自家等离子电视产品使用外,也将提供给合作厂商日立和先锋制造新款等离子电视。
液晶面板方面,新推出的NeoLCDeco,结合了松下的面板高速驱动技术和IPS Alpha面板的高透射率、广视角技术。在液晶并不擅长的动态画面解析度参数上,达到了惊人的1000线。同时,使用LED背光局部控制技术,功耗可降低一半。IPS Alpha面板提高透射率,实现1000000:1对比度。会上展示采用NeoLCDeco技术的37寸FullHD液晶电视,年耗电量仅为90千瓦时(平均功率不到60W)。
在今年CES 2009大会上,韩国LG公司为我们带来了一款支持数码相框功能的47英寸液晶电视,这款液晶电视除了可以用于欣赏电视节目以外,平时还可以当作一款大尺寸的数码相框来使用。
LG公司表示当电视处于照片模式下时,其功耗将只有正常使用时的10 – 15%。不过对于这款产品唯一让人困惑的是当你不看电视的时候,人是肯定不会留在电视旁边的。
LG公司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In-Jae Chung表示:“我们这款新的数码相片电视将能够进一步增强电视产品在家庭中的作用,除了可以用来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以外,还可以存储用户美好的记忆。”
继续是CES 2009上的消息,JVC发布了能吊在天花板上的次世代超轻量液晶显示器技术的薄型轻量设计,大幅增加了在各种环境的可用性。
这次的样机为32寸 Full HD倍数驱动液晶显示器厚度仅7mm,重量仅5kg,荣获世界最轻量美名。这个新技术的其他特点还有非常环保,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减少1/10 液晶模组零件,并且采用无需水银重金属的LED光源,节省50% 资源消耗。画面表现也不会因为零件减少与超薄设计而妥协采用独家光学技术,维持高画质,高对比,广色域显示能力,并且JVC表示搭载此项新技术的产品也将与年內上市。
对于液晶电视的拖影问题来说,100Hz/120Hz的倍速扫描技术是一种相当能够理想的解决方案。索尼今年推出的200Hz/240Hz Z系列液晶将此技术提高到了4倍速,而LG Display公司日前宣布,他们将在2009年CES上展示全球首款480Hz 8倍速扫描液晶电视面板。
该面板名为Trumotion 480Hz系列,采用了“扫描背光”技术,令液晶背光高速开关,再加上之前240Hz扫描技术,实现了4ms动态响应时间(MPRT),每秒480帧画面的超高速刷新。
LG表示,采用Trumotion 480Hz面板的液晶电视产品预计将于2009年下半年上市,此次CES上则只是面板展示。
除了24.8毫米纤薄厚度,它还支持240Hz TrueMotion驱动技术以及2000000:1对比度。
LG LH95采用智能调节技术,它的亮度能够随着环境自行调节,为大规模的展示场合节省电能,比如会场,博览会。最多能够节省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电能。
据LG电子所述:LH95在CES09显示类别获得创新奖。从上图看出,LH95不仅很轻薄而且视角也很广。
三星电子在韩国举办的KES2008展会上展示了旗下一款52寸的“all-in-one”液晶电视。这款电视最大的亮点就是最薄处只有9mm厚。难能可贵的是这款52英寸的液晶电视并没有采用电路与面板分离设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置电视调谐器,外形与一般电视机顶盒相似),因此做到目前这种厚度确实非常难得。
三星全新"all-in-one"液晶电视
机身侧面,最薄处仅9mm
简洁的机身背面设计
日立日本公司在CEATEC JAPAN 2008展会中,公开展出了旗下最新15mm超薄液晶电视。日立公司曾在去年的CEATEC JAPAN 2007上展示过最薄部分为19mm的32英寸液晶电视,而此次的厚度减小了4mm。15mm的厚度是通过减小背照灯和电源电路等零部件的厚度实现的。该款液晶电视采用了日立全新的高纯度RGB三色LED背光系统,色彩表现范围按HDTV规格比高达150%,液晶面板采用IPS类型,物理像素数为1920×1080,具备178度超广可视角。
采用RGB三色LED背光色域可达150%
采用LED背光后有效缩减背光系统厚度,37寸机型最薄处仅15mm
得益于背光系统的轻薄化,37寸产品的机身重量仅为10kg
同时日立还展示了50英寸的次世代超薄等离子电视,最薄处仅15.5mm
日本索尼公司在去年9月的举行了一场经销商内部展示会,会上展示了一款无需连接任何电源线和视频信号线的纯无线OLED电视产品。
该机采用和已经量产销售的OLED电视XEL-1完全一样的OLED面板,厚度1.4mm,屏幕尺寸11英寸。其内部使用电池供电,与外置信号接收器之间通过无线技术连接,可传输高清数字电视信号。
如此一来,该电视实现了全无线随意移动。因此索尼在会场上展示了桌面、壁挂和支架式的多种设计。目前该“无线电视”还没有量产和上市的计划宣布。
日立公司在日本发布了新款37寸的等离子电视P37-HR02,它内置可拆卸的硬盘并且支持录制电视,预计售价为2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3800元。
日立P37-HR02等离子电视,配置了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的37寸面板,内置数字调谐器,预置了250GB硬盘的iVDR-S可拆卸存储装置,支持预录功能。并且内置支持FULL HD全高清的“Picture Master Full HD”图像处理引擎,提供更加清晰的画面,支持1080P。
日立P37-HR02等离子电视配有2座6×12cm扬声器,最大输出是10W×2ch。日立P37-HR02等离子电视外形尺寸926×99~149×622mm,重量是25kg。
近日在柏林开幕的IFA消费电子展可能意味着液晶电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继上周索尼发布了XR1系列之后,飞利浦也推出了采用动态背光控制技术的液晶电视产品。这两家的产品都将液晶动态对比度水平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从上万直接跃升至上百万。
飞利浦的新品42PFL9803并未像索尼XR1系列一样采用三原色LED背光,仅采用了白色LED技术,但标称动态对比度更加夸张,比索尼的100万:1高一倍达到200万:1。这一切当然都要归功于动态背光控制技术,42PFL9803的背光由8行16列共128组1152颗LED发光二极管组成,可随画面显示的变化即时调整每组LED的亮度,在明亮部分增大亮度,完全黑暗的部分甚至可以直接关闭该组背光。这样的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液晶无法显示全黑画面的弊端,从而让动态对比度大幅跃升。
除了动态对比度数字外,42PFL9803还有一项指标令人乍舌。其色彩处理引擎采用Color Booster技术,共可处理17bit RGB共2250万亿色彩。其他规格还包括:42寸1080p广色域面板,2ms响应100Hz扫描,500cd/m2亮度,Perfect Pixel HD锐腾核芯引擎,Ambilight Spectra 2流光溢彩技术,内置数字电视调节器,4x HDMI 1.3a接口等。
除了这款规格极具震撼力的液晶电视外,飞利浦还有两款不同系列的产品发布。Essence系列型号42PES0001,屏幕厚度仅为21mm,只用一条电缆同外置接收器连接,同时传输音视频和电能。该机同样支持1080p 2250万亿色,Perfect Pixel HD锐腾核芯引擎,2ms响应时间和100Hz扫描。
另外,第二代Aurea炫丽流光溢彩技术液晶电视也同时发布,包括37和42寸型号同样升级到Perfect Pixel HD锐腾核芯引擎,2250万亿色彩,2ms响应100Hz扫描,动态对比度30000:1。
夏普在去年年底发布了新一代旗舰液晶电视新品采用了新开发的RGB-LED背光系统,超高对比度,将黑色表现到极致。特别出色之处是色彩再现范围,大幅提高了较暗场景下的色彩再现度,从而更鲜艳更丰富地的显示色彩。另外在环保性能方面,由于搭载了根据画面的明暗度,在各分割的区块内调整亮度的新系统,作为考虑到地球环境的节能型设计,达到了在实际使用时减少电能消耗的功能。
本产品在设计上实现了机身最薄处为1英寸(2.3cm),且对机框四周的金属材质进行了现代风格的高级加工。由此而来的室内设置风格也可呈现多姿多彩,以挂壁式为主,与室内装修相调和的设置自由度得到提高。尤其在音响方面,由于搭载了与先锋公司共同开发的薄型扬声器系统,和本公司独特的1比特数码放大器结合后,自然地再现清晰音色。
夏普公司自从2001年开始销售液晶电视AQUOS以来,不断追求高画质、大画面,以液晶电视技术的最高峰为目标。XS1系列在画质、音质、设计与环保性能方面达到了新一代液晶电视相称的性能。夏普公司基于XS1系列提出了“崭新AV生活方案”。
松下公司今天发布了六款新品等离子电视,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自然是巨无霸103寸电视新品TH-103PZ800。
两年多以来,松下的103寸等离子电视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新品103PZ800提供了10000:1对比度,4x HDMI 1.3接口支持1080/24p Deep Color和x.v.Color技术。装载PEAKS影像处理器,支持单路模拟和双路数字信号,可播放SD卡内AVCHD视频。支持VIERA Link功能显示103PZ800已经不再仅仅针对商业展示用途,真正走向家用市场。但1450W的功耗,343kg的重量,以及560万日元(35万人民币)的售价表明它显然离普通消费者还有很远的距离。
103PZ800即日起开始接受订货,同时发布的还有65/58寸PZ800系列和50/46/42系列PZR900。
伴随着众多高端用户对平板电视的大量需求,近日,日本三菱公司在本土彩电市场发布了3个全新系列精品液晶电视。其中包括顶级MZW系列以及普通中高端MX/MXW系列液晶电视。
三菱顶级的MZW系列涵盖了46英寸和40英寸两个主流尺寸,其型号分别为LCD-46MZW200和LCD-40MZW200液晶电视。两款产品的分辨率均为1080P全高清标准,还采用了10bit钻石面板和120Hz倍速技术。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两款机型的定价分别约合3643美元和2732美元,相比其他同尺寸产品来说,要高出好几倍,可以说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
三菱MX/MXW系列液晶电视涵盖了19英寸到42英寸不同大小的尺寸规格。小尺寸产品的分辨率达到了1366×768的规格。另外从价格方面来看,42英寸售价约为2550美元,价格相对与顶级MZW系列要便宜一些,但是与目前进入市场的42英寸产品相比,还是要高出好几倍。
另外,三菱3大系列液晶电视还有一个最大亮点就是在机身内置了蓝光碟机,不用外接DVD、蓝光影碟机就能享受全高清影片,这也省去了单买蓝光碟机的麻烦,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