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22:12: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双星定位”原理的提出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同样也有高精度定位的要求,但是我国底子薄经济技术实力不足,早期很难投入很多资金进行暂时还没有太大用途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1983年我国陈方允院士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Gerard K.Oneil博士同时提出了“双星定位”原理。与GPS系统相比,基于双星定位的导航系统可以2颗卫星实现导航能力,所需卫星数量比GPS少得多,虽然在性能上无法和GPS星座相比,但对于无力进行巨额投资的我国却是不错的选择。



北斗一代已投入使用

        1989年,“双星定位”原理进行演示性试验成功。1994年开始工程研制建设,1995年8月ITU公布了ChinaSat 31、32、33的资料。2000年10月31日和2000年12月21日,前两颗北斗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发射升空,北斗一代导航定位系统正式开始运行,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北斗一代导航定位卫星发射成功。

北斗一代的缺陷

        北斗一代导航定位系统就性能来说,和美国GPS与俄罗斯GLONASS相比差距甚大。

        1、覆盖范围也不过是初步具备了我国周边地区的定位能力,与GPS的全球定位相差甚远。

        2、定位精度低,定位精度最高20米,而GPS可以到10米以内。

        3、由于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体制(RDSS),用户终端机工作时要发送无线电信号,会被敌方无线电侦测设备发现,不适合军用。

        4、无法在高速移动平台上使用,这限制了它在航空和陆地运输上的应用。

         当然,北斗一代也有些GPS所没有的优点。例如,具备简短的报文通信功能,具备双向数字报文通信能力,单次最多传送60个汉字的信息。此外北斗一代导航定位系统从原理上说,多路径效应存在都不影响定位精度,受地貌影响不明显等优点,不会有GPS林下无信号的尴尬。但是由于导航系统基本的定位授时性能上的差距,北斗一代作为导航定位系统是无法与GPS在市场上竞争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7-29 01:56 , 耗时 0.092542 秒, 22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