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什么是IPTV?(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8:0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IPTV

       IPTV广义的一种定义以国家广电总局“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简称39号令)为代表,是“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主要技术形态,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而这里所谓的“视听节日”就是指“利用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和其它视音频摄制设备拍摄、录制的,由可连续运动的图像或可连续收听的声音组成的视音频节目”。IPTV定义的内涵覆盖整个产业链。还有人以终端为中心做定义,认为IPTV就是经过机顶盒(STB)做处理后,利用普通或高清晰的电视机做显示终端的所有业务和技术的总和,包括视听类和信息服务类业务及技术两大类。也有人以内容为中心定义IPTV,认为IPTV就是通过IP网络,以直播方式给用户提供电视节目。

        与此同时,业界对IP的理解也明显存在偏差。一种把这里的“IP”等价于互联网,即IPTV就是“基于公众互联网的电视”,由此也就产生了很多的疑问:如安全如何保证,服务质量又如何等;另外,与VoIP中对“IP”的理解力式一样,对IPTV中“IP”化程度的理解电存在差异:一种理解是端到端的(即从对节目源的信道编码开始,到用户显示终端之前的处理)全IP化或部分IP化(比如只是承载网络IP化);另外一种是将IPTV业务中的“控制平面”、“管理平面”和“用户平面”都IP化(比如都承载在一张IP网络中),或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平面IP化(比如“数据平面”仍然走Cable,而控制平面走IP网络)。

        伴随着对“IP”和“TV”理解的不同,自然而然的对于“IP”与“TV”关系的理解也因此出现了至少两种观点:

        ·“IPTV=IP+TV"模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IPTV的上行控制和IPTV的媒体流分别工作在IP网络和Cable网络中,从网络的角度看二者是完全并行的。从技术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这时IPTV的“数据平面”工作在广播方式的Cable上,“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工作在IP网络上。

        ·“IPTV=TVoverIP”模式:即包括TV在内的所有业务都承载在IP之上,当然也包括了IPTV的“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全部一个平面,即所有平面都IP化。

          ITU-T焦点组(FGIPTV)于2006年7月的第一次会议上初步确定了IPTV的定义,即在IP网络上传送包含电视、视频、文本、图形和数据等,并提供服务质量/服务感受(QoS/QoE)保证、安全、交互性和可靠性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由此可以看出,IPTV是一种可管理的、需要服务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多媒体业务,一种明显有别于互联网上不可控不可管、质量和安全没有保证状态的流媒体应用。

       IPTV技术标准化现状

        1.国内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IP与多媒体工作委员会于2005年8月成立了IPTV特别工作组,启动了对IPTV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参加IPTV特别工作组的单位几乎包含了目前从事IPTV业务运营、开发和研究的国内外所有运营商、制造商和研究机构。
IPTV特别工作组第一阶段的立项有6个:IPTV业务需求、IPTV体系架构、IPTV业务平台与内容平台接口、IPTV业务平台与STB接口、支持IPTVDSLAM设备及STB设备技术规范等。目前所有6个标准都进入了“报批稿”阶段,有的(如“业务需求”)已结束第一阶段的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制定工作。

        IPTV特别组于2006年5月新启动了“IPTV对承载网的技术要求”、“内容、业务和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业务管理”、“业务运营平台”和“终端测试规范”等12个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包括“网络管理与业务管理”等部分标准也已经进入了送审稿甚至报批稿阶段。

        中国在IPTV业务的实践、研发和标准化方面,与国际保持同步甚至有所超前。2006年5月,在CCSAIPTV特别工作组下面成立了一个“国际标准小组”,专门负责将CCSA的研究成果提交给ITU-T。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华为、中兴、上海贝尔等单位为主,在已经进行的3次会议上累计提交文稿145篇,数量一直据各国之首,质量(采纳率和重要性)也较以往有明显提高,成功地将CCSAIPTV工作组的大量研究成果提交给了ITU-T。同时,在FGIPTV管理层,有1名副主席、3名工作组(联合)组长由中国方面担任,还有多个编辑席位。中国已经成为推动ITU-TFGIPTV工作的最重要的力量。

        2.国际

        国际上与IPTV标准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很多,典型的包括ATISIIF、ISMA、DSL论坛、Ipsphere、IETF、ISO/IEC等。他们各自的成员背景、侧重点价值取向和利益等均不相同。下面重点介绍ITU-T的IPTV标准化活动。

        ITU-T于2006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了全球开放式IPTV标准咨询会,决定成立FGIPTV,每3个月举行一次会议,以发起、协调和统一全球的IPTV标准化活动。研究包括ITU-T之外的其他标准化组织和论坛等正在进行的IPTV标准化活动,以及在NGN框架中融入IPTV的问题。

        2006年7月举行的第一次FGIPTV会议最大成果是明确了各个IPTV工作组的职责,批准了各个工作组的领导人,启动了每个工作组的工作以及各个工作组的任务,讨论并初步提出了IPTV的定义,并确定了FGIPTV的架构6个工作组。6个工作组分别是:架构与需求(WGI),QoS与性能(WG2)。业务安全与内容保护(WG3),IPTV网络控制(WG4),端系统与互操作性(WG5),中间件、应用和内容平台(WG6)。

        2006年11月举行的第二次会议按照上次会议确定的ToR(TermofReference)和各个工作组的研究范围,继续分组讨论IPTV业务需求和IPTV的体系架构,还涉及IPTV安全、QoE/QoS、网络控制、终端与互操作以及媒体平台与中间件等课题,使得每个工作组都第一次有了输出文档,为每个组的下一步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素材。

        2007年1月举行的第三次会议在最关键的“业务需求”和“网络架构”两个输出文档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需求和网络架构的初步确定,为下一步各工作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7-28 20:36 , 耗时 0.084580 秒, 19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