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VDSL技术与应用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6: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视频业务、P2P等技术的发展,用户和业务的带宽需求特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要求提供更高的下行带宽;另一方面要求提供高的上行带宽,如视频监控、P2P业务对上行带宽都有较高要求。ADSL、ADSL2+由于其上行带宽能力有限,很难满足这些业务需求。在ADSL2、第一代VDSL(简称VDSL1)基础上发展的VDSL2标准G.993.2,通过扩展频谱、改善发射功率谱密度等措施,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高带宽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一、VDSL2标准情况
  VDSL2标准的最先讨论始于2003年10月ITU-TSG15全会。2004年5月,新加坡会议VDSL2标准项目正式启动,经过短短一年时间,在2005年5月ITU-TSG15全会上通过了VDSL2(G.993.2)标准征求意见稿,并于2006年2月ITU-T会议上获得正式通过。
  在第一代VDSL(G.993.1-2004)和ADSL2(G.992.3)基础上形成的VDSL2标准将调制方式统一为DMT,其最高截止频率从12MHz扩展到30MHz,双向最大速率可达200Mbit/s。G.993.2标准要求VDSL2在0.4mm线径铜缆情况下,可在1829m距离范围内实现双向可靠传输。
二、VDSL2突出特点和主要改进
  与VDSL1相比,VDSL2技术突出特点和主要改进如下。
  1.调制方式统一为DMT
  VDSL2(G.993.2)将线路编码方式强制统一为DMT,彻底摈弃了QAM调制技术,从调制技术上实现了与ADSL、ADSL2+的统一,为VDSL2互联互通和后向兼容奠定了坚实基础。
  2.传输性能大大增强
  由于频谱范围从12MHz扩展到12~30MHz,支持Trellis和15比特星座编码,可选支持扩展US0带宽到276kHz,支持时域均衡(TEQ)和回波抵消(EC)机制等措施,VDSL2传送性能大大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VDSL2上行速率与ADSL/ADSL2+相比显著提高,最大上行速率可达100Mbit/s。
  (2)12MHz带宽的双向净速率至少68Mbit/s以上,实际的上行/下行速率可达40Mbit/s~60Mbit/s。
  (3)30MHz带宽的双向净速率至少200Mbit/s。
  (4)支持长距传输。VDSL2定义了高输出功率的PSD,其最高输出功率达20.5dBm(Profile8b)。与ADSL2+相同,与VDSL1相比,VDSL2的覆盖范围有所提升,长距离条件下可实现类似ADSL的传输性能。
  (5)可以通过BandPlan的选择,灵活适应对称、非对称各种应用需求。
  总之,VDSL以短距离高带宽的特性,将与具备长距离特性的ADSL2+、ADSL形成应用上的互补。
  3.支持基于IEEE802.3ah64/65B封装的PTM传送模式将成为应用主流
  G.993.2定义了多种封装协议,包括STM、ATM和基于IEEE802.3ah64/65B(直接引用IEEE的EFM)封装的PTM。STM在ADSL、ADSL2+和VDSL1中极少使用,因此在VDSL2中基本上不会采用。另外,随着整个电信网络的IP化,DSLAM设备正向IP内核演进,因此VDSL2将主要采用效率很高的64/65B的PTM封装格式,以简化协议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性能,并大幅度降低终端成本。
  考虑到兼容ATM封装的ADSL、ADSL2+需求时,对于VDSL2DSLAM局端,连接ADSL、ADSL2+终端时,端口应该能支持ATM封装,否则使用EFM封装格式。因此,VDSL2局端需支持ATMEFM两种封装格式。
  4.定义了8种Profile,可灵活满足运营商的多种应用场景需求
  线路衰减、远端串扰、噪声、业余无线电干扰等因素都将制约VDSL2的大规模应用,而且主要制约因素也因组网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以前的单一机制很难满足各种复杂应用环境需求。VDSL2通过定义一系列Profile来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其中,功率谱密度控制是主要内容。
  VDSL2定义了8种Profile(8a,8b,8c,8d, 12a, 12b, 17a and 30a)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需求。模板名的数字代表最大截止频率,字母通常代表不同的功率特性,如8a、8b、8c前的数字8代表最大截止频率为8MHz;8a的最大下行发射功率17.5dBm;8b为20.5dBm,主要适用于长距离应用;8c为11.5dBm,主要用于近距室外机柜应用。12a、12b截止频率为12MHz,17a截止频率为17.6MHz,30a截止频率为30MHz,这几种Profile的发射功率均为14.5dBm。
  5.抗噪能力更强
  由于强制支持网格(trellis)编码,支持高达16个symbol的脉冲噪声保护(INP),支持完善的功率谱密度控制等功能,VDSL2抗噪声干扰能力更强。
  VDSL2功率谱密度(PSD)控制,主要采用上行功率削减(UPBO)、远端模块PSD控制(CabinetPSD)、频谱开槽消除无线电干扰(Notchingtoeliminate RFI)及通过MIB控制PSD(MIB control PSD)等技术实现功率谱的管理。
  6.综合业务承载能力更强
  在QoS方面,VDSL2更多地考虑了对视频、语音等Triple-Play业务的支持,在标准中支持双时延通道和交织深度的动态调整(GCI)。
  双时延通道主要是考虑到不同业务对丢包、时延的敏感度不同提出的,(如,视频业务要求带宽高,对时延不是很敏感,但对丢包或误码很敏感,其他业务如语音对时延敏感而对丢包不敏感。)因此,VDSL2标准建议在多业务应用环境中,如果不同业务对时延、丢包、INP的要求有显著不同,使用双时延通道以满足多业务的不同需求。双时延通道能够根据业务需求提供区分的服务,减轻了INP对速率的影响,在一定INP情况下,可尽可能地利用线路容量。
  另外,为了更好地支持视频业务,VDSL2定义了动态调整交织深度的机制,在VDSL2工作状态(SHOWTIME),上层软件可根据视频误码情况调节交织深度,提高或降低脉冲噪声保护长度,减少语音信道开关切换时对视频业务的影响。
  7.结合了ADSL2和第一代VDSL的特点并进行扩展,功能特性丰富
  VDSL2充分吸收了ADSL2和第一代VDSL优点。主要体现在:改善了管理功能,采用类似于ADSL2的CO-MIB;增加了线路自适应能力,支持基于ADSL2的比特交换(BS)、无缝速率适配(SRA)等在线重配置(OLR)机制;增强了线路诊断功能,支持基于ADSL2的线路诊断模式、测试参数和功率管理。
  8.可兼容现有主要DSL技术
  DMT调制的VDSL2支持与ADSL2+、ADSL、第一代DMT调制VDSL的自适应。VDSL2作为DSL技术的全集,应用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合新部署的VDSL2终端;兼容现网部署的ADSL2+、ADSL、VDSL1(DMT)终端;既适应短距离范围内高带宽需求,又可提供长距离接入。
三、VDSL2技术和设备最新进展
  VDSL2技术由于其高带宽、后向兼容ADSL2+、ADSL等特性,受到众多国内外运营商的广泛关注。在芯片、设备和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基于G.993.2标准的VDSL2技术经过近一年发展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部分设备商已经推出了测试版本的VDSL2DSLAM设备。测试设备主要支持8a、8b、8c、8d、12a几种profile,其中,高下行发射功率的8a、8bprofile由于实现成本高和串扰大,目前相关产品还不完全成熟。支持短距离高上下行速率的17a、30aprofile由于标准对频率定义不完全,相关芯片目前不成熟。
  国内部分运营商于2006年组织了VDSL2技术的评估测试工作。从测试情况来看,目前VDSL2技术不成熟,设备仍处于研发和实验室测试阶段,无法达到电信商用要求;被测厂家VDSL2设备的研发进度和整体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多数VDSL2设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设备传输性能不理想或不稳定,未能达到运营商所期待的效果
  从测试总体情况来看,VDSL2在800m~1km距离范围内传输性能良好,在800m范围内,下行可达30Mbit/s以上、上行可达6Mbit/s以上;在1km范围内,下行在25Mbit/s以上、上行在2Mbit/s以上。但对于传统固网运营商,将电话铜缆距离控制在1km距离范围内的难度相当大,所以VDSL2目前仅在1km距离范围内提供好的传输性能还远远满足不了运营商的需求。
  多数厂家设备在1.5km距离范围不能激活。少数传输性能好点的厂家,接入距离到1.5km时,传输性能与ADSL2+接近,下行在20Mbit/s左右、上行只有几百kbit/s;部分厂家设备在设置INP参数的情况下,设备传输性能急剧下降。
  997频谱方案由于比998频谱方案对上行频谱的优化,实际测试时,传输距离在1~1.5km范围内,上行传输性能可提升1~2Mbit/s左右,不过是以牺牲下行速率为代价的。因此,实际使用时应结合业务特点灵活选用;传输距离超过800m以后,12a、8a、8b三种profile的传输性能基本接近。
  2.多数厂商设备不能后向兼容ADSL2+、ADSL终端
  测试中只有少数厂商设备能自适应兼容ADSL2+ANNEXA、M和L模式。多数厂商设备不支持对ADSL2+、ADSL的兼容,少数厂商设备可兼容ANNEXA,但需要在局端进行手动配置。
  值得指出的是,对ADSL2+、ADSL的后向兼容特性,在VDSL2技术开始引入阶段是极为有用的。从以往DSL技术的发展经验来看,一般DSL局端都会比DSL终端早成熟半年以上,为了满足未来业务的高带宽需求,运营商往往可能先引进VDSL2局端设备,利用其与ADSL2+/ADSL终端的兼容特性,与ADSL2+/ADSL终端配合使用,待VDSL2终端成熟、规模商用后,实现网络平滑升级,从而降低整个网络投资、维系网络持续发展能力。
  3.不同厂商芯片的局端和终端设备不能互通
  测试结果表明,目前不同芯片的VDSL2局端与终端之间不能实现业务上的互通。虽然基于Broadcom芯片的VDSL2局端与基于Infineon芯片的VDSL2终端能够激活进入工作(Showtime)状态,但一段时间后由于信元定界丢失,终端离开Showtime状态,业务层面无法实现互通。
  VDSL2的互通能力是其规模商用的关键,只有不同厂商局端和终端实现良好的互通,运营商才可能对其大规模采购,旨在保证设备选购的灵活性。
  4.VDSL2维护管理功能尚不成熟
  测试阶段只有少数厂商能提供VDSL2网管功能,所有厂商设备均不能支持对VDSL2终端的远程管理功能。对设备和终端的可管可控也是其规模商用的重要前提。
四、VDSL2技术应用分析
  1.VDSL2商用进程
  根据VDSL2现阶段测试情况,从ADSL、ADSL2+的商用进程推算,预计2007年下半年或2008年初,VDSL2技术将会达到规模商用要求。
  VDSL2发展成熟后,将与ADSL2+一起成为未来几年内的主流宽带接入技术,VDSL2和ADSL2+将面对不同的细分客户群(价格,成本,带宽需求,带宽特点)。VDSL2接入将是替代现有的商业用户LAN接入的首选,以节约光纤,扩大覆盖范围。
  2.VDSL2后向兼容特性应用分析
  VDSL2可后向兼容ADSL、ADSL2+终端,前面已经分析到该特性在VDSL2技术引入初期是极为有用的。此时,为了兼容ADSL、ADSL2+,VDSL2局端需要同时支持ATM、PTM(EFM)两种模式。
  虽然VDSL2具有后向兼容性和长距类似ADSL的传输性能,但由于VDSL2需处理比ADSL2+、ADSL高得多的频谱,长距传输时功耗和成本都会高出ADSL2+、ADSL很多,采用VDSL2单一设备替代ADSL2+、ADSL提供全范围DSL接入并不是最佳方案。随着VDSL2局端和终端发展成熟,互联互通问题得到充分解决,VDSL2仍将主要用于1.5km短距范围内提供双向高速接入,ADSL2+与VDSL2互补,以较低成本解决更远范围用户接入问题。
  3.传输模式的选择
  前面已分析过,VDSL2局端在开始应用的一段时间,将需要支持ATM、PTM(EFM)两种传输模式,以兼容ADSL、ADSL2+。但由于电信网络IP化的趋势,DSLAM设备向IP内核的演进,随着VDSL2的规模应用,VDSL2将主要采用EFM的PTM封装模式直接承载Ethernet业务,其ATM封装不会被广泛使用。
  4.Profile的发展
  虽然VDSL2定义了8种Profile,,但由于线路的衰减特性以及桥接头等室内布线的影响,17.6MHz、30MHz高频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范围内(从实验模拟测试来看,在300m距离范围内可获得高达50Mbit/s的双向对称速率)才能提供高的双向对称速率,实际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综合考虑网络实际情况、业务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真正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用的仍是12MHz甚至是8.8MHz以下频段的Profile,其中,支持长距传输的8a、8bprofile由于实现成本高和串扰大,加上VDSL2用于长距传输并不经济等原因,这两种Profile也不会大规模采用。
  5.VDSL2与EPON、GPON的关系
  FTTH是宽带接入的最终发展方向。但由于技术成熟度、成本、业务需求等原因,FTTH的大规模实现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以铜缆为传输媒质的VDSL2由于其高带宽特性,将与EPONGPON互为补充。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高带宽需求;短期内,相比较EPON、GPON接入,VDSL2的成本优势明显,将是商业和高端用户接入首选“EPON/GPON+VDSL2将是VDSL2的主要应用模式;VDSL2的发展将带动光纤尽量接近用户,提供面向FTTH的平滑升级。
五、结语
  随着用户和业务带宽需求的不断提高,VDSL2以其高带宽、后向兼容和应用灵活等特性,决定了其是DSL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VDSL2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它目前还不具有规模商用能力。随着VDSL2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它将与ADSL2+一起成为未来几年内的主流宽带接入技术,并与PON技术互补,提供高的网络带宽,最终实现向FTTH的平滑演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1-25 22:20 , 耗时 0.080544 秒, 19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