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差分阻抗(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13:25: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辑笔记:本文的原作者为Douglas Brooks,由与非网特约编辑乔锐翻译。原文著作权归属作者Douglas Brooks博士及UltraCAD Design Inc.所有,与非网保留中文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当你认为你已经掌握了PCB走线的特征阻抗Z0,紧接着一份数据手册告诉你去设计一个特定的差分阻抗。令事情变得更困难的是,它说:“……因为两根走线之间的耦合可以降低有效阻抗,使用50Ω的设计规则来得到一个大约80Ω的差分阻抗!”这的确让人感到困惑!

        这篇文章向你展示什么是差分阻抗。除此之外,还讨论了为什么是这样,并且向你展示如何正确地计算它。

图1 各种走线的结构



单线
        图1(a)演示了一个典型的单根走线。其特征阻抗是Z0,其上流经的电流为i。沿线任意一点的电压为V=Z0*i(根据欧姆定律)。
        一般情况,线对:图1(b)演示了一对走线。线1具有特征阻抗Z11,与上文中Z0一致,电流i1。线2具有类似的定义。当我们将线2向线1靠近时,线2上的电流开始以比例常数k耦合到线1上。类似地,线1的电流i1开始以同样的比例常数耦合到线2上。每根走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还是根据欧姆定律,为:

V1 = Z11*i1 + Z11*k*i2 (1)
V2 = Z22*i2 + Z22*k*i1

        现在我们定义Z12 = k*Z11以及Z21 = k*Z22。这样,式(1)就可以写成:

V1 = Z11*i1 + Z12*i2  (2)
V2 = Z21*i1 + Z22*i2

        这是一对熟悉的联立方程组,我们可以经常在教科书中看到。这个方程组可以推广到任意数量的走线,并且可以用你们中大部分人都熟悉的矩阵形式来表示。
        特殊情况,差分对:图1(c)演示了一对差分走线。重写式1:

V1 = Z11*i1 + Z11*k*i2 (1)
V2 = Z22*i2 + Z21*k*i1

        现在注意在仔细设计并且是对称的情况下,Z11 = Z22 = Z0,且i2 = -i1这将导致(经过一些变换):

V1 = Z0*i1*(1-k)  (3)
V2 = -Z0*i1*(1-k)

        注意V1 = -V2,当然,这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因为这是一个差分对。
有效(差模)阻抗

        电压V1以地为参考。线1的有效阻抗(单独来看,在差分对中叫做“差模”阻抗,通常叫做“单线”阻抗)为电压除以电流,或:

Zodd = V1/i1 = Z0*(1-k)

        由上可知,因Z0 = Z11 且 k = Z12/Z11,上式可写成:Zodd = Z11 - Z12这也是一个在许多教科书中都可以看到的公式。

        为了防止反射,正确的端接方法是用一个值为Zodd的电阻。类似地,线2的差模阻抗与此相同(在对称差分对的特定情形下)。
差分阻抗

        假定在某一瞬间我们将两根走线用电阻端接到地。因为i1 = -i2,所以根本没有电流流经地。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的理由把电阻接地。事实上,有人认为,为了将差分信号和地噪声隔离,一定不能将它们接地。因此通常的连接形式如图1(c)中所示,用单个电阻连接线1与线2。电阻的值是线1和线2差模阻抗的和,或:

Zdiff  = 2*Z0*(1-k) 或
  2*(Z11 - Z12)

        这就是为什么你经常看到实际上一个差分对具有大约80Ω的差分阻抗,而每个单线阻抗是50Ω。
计算

        知道Zdiff是2*(Z11-Z12)不是很有用,因为Z12的值并不直观。但是,当我们看到Z12与耦合系数k有关,事情就变得清晰了。事实上,耦合系数与我在Brookspeak中关于串扰的专栏[1]中谈到的耦合系数是相同的。国家半导体发布的计算Zdiff的公式[2]已经被广泛接受:

Zdiff = 2*Z0(1-.48*e-.96*S/H)   微带线
Zdiff = 2*Z0(1-.347*e-2.9*S/H)  带状线

其中的术语在图2中定义。Z0为其传统定义[3] 。



图 2 差分阻抗计算中的术语定义

共模阻抗

        为了讨论完整起见,共模阻抗与上面略有不同。第一个差别是i1 = i2(没有负号),这样式3就变成:

V1 = Z0*i1*(1+k) (4)
V2 = Z0*i1*(1+k)

        并且正如所期望的,V1 = V2。因此单线阻抗是Z0*(1+k)。在共模情况下,两根线的端接电阻均接地,所以流经地的电流为i1+i2且这两个电阻对器件表现为并联。也就是说,共模阻抗是这些电阻的并联组合,或:
Zcommon = (1/2)*Z0*(1+k),或
Zcommon = (1/2)*(Z11 + Z12)
注意,这里差分对的共模阻抗大约为差模阻抗的1/4。
注释
[1]"Crosstalk, Part 2: How Loud Is It?" Brookspeak, December, 1997.
[2]参考国家半导体"Introduction to LVDS"(第28-29页),可以从其官方网站上访问:http://www.national.com/appinfo/lvds/
[3]参考"PCB Impedance Control, Formulas and Resources", March, 1998, 第12页。公式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8-8 22:33 , 耗时 0.092014 秒, 21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