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采用LTE数据包交换实现语音传输:功能和测试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8:23: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引言
2009年,第一个商用LTE网络在瑞典投入运营。紧接着,全球18个国家共26个网络提供商用LTE服务(含美国、亚洲和欧洲)。
这种新LTE技术的数据传输率可高达100Mbit/s。尽管其实际可达数据传输率远低于理想条件下的100Mbit/s,该技术还是极大地提高了已有移动无线网络的性能。换句话说,LTE仍然需要证明其在高负荷场合下的突出性能。但是,业界主要人士目前已经深信LTE必将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围绕着LTE是否可以采用数据包交换传输语音这一复杂问题,当前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此前,对于移动式应用,语音传输基本上仅由电路交换实现。在这场争论中,终端用户的期望不容忽视。实际上,由于GSM网络已经成功地运营了20多年,用户希望能够实现无论身在何处均能获得优良的语音品质。
在LTE中如何实现语音传输?如何确保实际运营网络仍然拥有研发阶段所实现的功能和性能?本文将描述这两个问题。
2 从SV-LTE和CSFB至VoLTE
通过LTE传输语音要获得可被接受的音质,要求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均采用合适的机制和架构。由于无法保证可以立即获得全球性LTE覆盖率,因此这可能会影响LTE网络以及传统的2G和3G网络。
另一个考虑因素是语音用户的移动性。在LTE覆盖区发起呼叫之后,用户移出LTE覆盖区并进入某个现有2G或3G网络时,该呼叫不得被中断。
3 LTE语音传输
LTE语音传输的设计前提是可以使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用于支持多媒体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由用户设备(UE)中的IMS支持功能、IP连接访问网络(IP-CAN)和核心网中的专用IMS功能等组成。
IMS尽可能地以标准IETF协议为基础。3GPPTS23.228中描述了IMS参考架构(包含该架构至已有网络和其它IP多媒体系统的接口),清晰地展示了该系统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借助该系统,可以组合任意的多媒体应用,并在移动环境中使用这些应用。
然而,语音传输仅需要这些功能和功能单元的一部分(见图1)。建立语音呼叫之前,LTEUE必须向IMS系统完成注册。LTE系统为信令和语音数据使用不同的“承载”。信令承载的丢失率极低,保证UE能够可靠地接收控制命令。语音承载既具备低延迟,又具备低延迟变动,因此可以提供良好的语音质量。信令传输采用会话发起协议(SIP),语音数据包的传输则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TP)。此外,特殊的数据包分配算法还保证IMS可以满足用于语音传输的特殊要求。其中的一个示例就是半静态调度(SPS),它可以近似静态的方式将频率资源和时间资源分配至空中接口。此处必须注意,LTE系统通过同一个无线信道,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服务。

  
图1  语音功能所需要的IMS架构的示意图
为了降低需要以不同方式实施IMS系统的风险,对数量众多的IMS系统进行了主动限制,使其仅包含语音传输(含常规的路由功能,即在本地网之外也可使用语音传输)所需要的那些功能。
由此,2009年,声音共享计划(One Voiceinitiative)发布了一个IMS草案。此后,2010年2月,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将该草案并入了LTE语音传输计划(voiceover LTE,VoLTE)。IMS的前提条件同样考虑了LTE的全面覆盖无法立即实现。向现有网络进行传输时,只要有可能,UE将始终仅使用一个空中接口(切换)。关于网络和UE侧中的相应过程,详见单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SRVCC)下的相关描述。
通过引入该功能,IMS系统可以对同时运行的语音服务和任意数据服务的切换进行控制:对于LTE中的PS域业务,将语音业务切换到3G网络中的CS域,同时将数据业务切换至3G网络中的PS域。
4 IMS的替代方案
IMS在许多年以前已经提出,尽管仅有少量几个移动网络实施了IMS,但经过连接不断的扩展已包含了众多其它功能。
其原因在于已经找到,并已经在最近实施了其中的一些替代性解决方案,具体有:
●SV-LTE=同步语音和LTE(simultaneousvoiceandLTE),语音传输使用已有的2G/3G网络,数据传输则使用LTE网络。
●CSFB=CS回退(CSfallback),该方案不使用LTE中的信令连接,并通过2G/3G网络建立语音连接。基于SV-LTE的UE使用两个独立的空中接口,这两个接口同时用于不同的服务。语音通过2G/3G网络传输,LTE则专门用于数据传输。然而,这种简单的解决方案能耗较大,因此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不利。
此外,以这种方式配置的UE的制造成本也较高。该解决方案在美国已经投入了商业应用,并可用于某些UE。CSFB解决方案,则避免同时使用两个空中接口。如果某个LTEUE处于某个LTE小区中,无论是接收还是发起语音呼叫,则该呼叫均通过2G或3G网络而非LTE建立。其假设前提是,只要有LTE网络覆盖的地方,就有2G或3G的网络。否则,要么以语音邮件的方式转发该呼叫,要么不即时建立该呼叫。其优点显而易见:用户可以从GSM网络获得他们所期望的语音质量,且语音呼叫不使用LTE网络的任何功能。但是,该过程必须首先终止LTE中的已有信令连接,接下来在2G/3G网络内重新建立语音服务。
因此,其耗费时间需要多出数秒。此外,呼叫建立时正在进行的数据服务,通常无法与语音服务同时进行。回退至3G网络(UMTS或cdma2000?),通过切换至该网络,可以继续支持该数据服务。然而,因商用GSMUE尚未实现双传输模式(DTM,即允许并行传输数据和语音),该选项不适用于回退至2G网络(GSM)。图2为相关网络单元,和接收呼叫触发CSFB过程之前和之后的信令和数据呼叫。

  
图2  CSFB过程之前和之后的数据与信令信道
CSFB存在多种衍生。例如,对于带重定向的RRC重连接释放和PS切换就进行了不同处理。其中,普遍认为切换更加可靠。借助切换,UE可以接收专用信令,指出它应该切换到2G或3G系统中哪个小区。
对于RRC重连接释放,情况却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例如,UE可以自主地选择新的小区,此后UE将以相同方式穿透某个隧道。呼叫建立之前,必须进行测量,并对来自广播信道的相关访问信息进行解码。这就是呼叫建立期间产生额外延迟的主要原因。然而,在切换至2G/3G网络之前,可以通过LTE网络,将所有必须的访问信息传输至UE,可以提高基于RRC重连接释放的CSFB过程的速度。
图3描述了业界应用中将语音传输引入LTE网络的发展过程。CSFB被认为是即使漫游时,也可保证足够的语音质量的最低功能。然而,从中、长期看,引入基于IMS的VoLTE却更加有利。2011年2月,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行业协会为此提出一个建议。然而,如上所述,已经在商用LTE网络中实现了SV-LTE。

  
图3  LTE网络中引入语音的发展历程

5 实际网络运营中的语音
为了保证不同解决方案所设计的功能和性能,在网络内实际使用期间仍然具备可用性,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一系列测试。图4所示测试设置可用于测试功能。该例中的测试仪器为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R&S?CMW500,它可以仿真测试所需要的所有移动网络功能。除了LTE之外,它还包括各种2代和3代移动无线电技术(含GSM,UMTS和cdma2000?)。

  
图4  用于检测各种LTE语音传输解决方案功能的测试设置
在测试CSFB时,可以重现回退至UMTS的完整过程。这种情况下,测试仪器首先建立一个至UE的LTE信令连接。此后,发起一个拨入呼叫,并命令UE回退至3G网络。UE在该测试仪器仿真的3G网络中建立信令和语音信道。测试仪器和UE在不同信令层(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和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等)所交换的全部信息均可完整地记录下来。因此,可以检验UE的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检测并排除所有的实施错误。测试LTE语音传输(VoLTE)功能时,IMS功能则在另外一台PC机上实现。该PC机负责对测试仪器和测试流程进行控制。此时,相关过程(如SIP注册过程或者P-CSCF发现过程)的功能是否正确无误,也必须在UE中进行检验。对于IMS(IP)层,每一条报文均可记录并进行分析。这一点,与第2和第3层(MAC至RRC)协议的实现完全相同。
完成了UE功能测试之后,下一步需要评估语音质量。在LTE系统中,语音传输仅采用数据包交换实现。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数字化、填入数据包、通过LTE空中接口进行传输、在接收侧转换回模拟语音信号,接下来,输出至扬声器。
因此,语音质量不仅受到空中接口所采用的技术的影响,还受到所采用的语音编码解码器,以及麦克风和扬声器等的影响。整个传输链的评估,采用主观语音质量评估(PESQ)方法。PESQ基于参考信号进行评估,参考信号则源于各种语种大量的语音样本。R&S?UPV为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产品,是完成该测试任务极佳的工具。它可以生成所需要的参考信号,并将其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比对。PESQ方法可以实现量化评估,其结果值的范围为-0.5(差)~4.5(极好)。
6 LTE,大势所趋
凭借在移动无线网络中的高效数据传输,LTE技术已经开创了该技术的成功一页。尽管LTE已经包含了语音传输所需技术,语音仍然通过2G和3G网络进行传输。尽管VoLTE的商业应用,可能在2012年或更晚才可以启动,具体视各种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具体战略而定,但用于检验LTE语音的测试设备目前已经面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4-12-31 06:18 , 耗时 0.104490 秒, 21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