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Linux 时钟管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01:48: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inux 中的定时器
在 Linux 内核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定时器。一类称为 timeout 类型,另一类称为 timer 类型。timeout 类型的定时器通常用于检测各种错误条件,例如用于检测网卡收发数据包是否会超时的定时器,IO 设备的读写是否会超时的定时器等等。通常情况下这些错误很少发生,因此,使用 timeout 类型的定时器一般在超时之前就会被移除,从而很少产生真正的函数调用和系统开销。总的来说,使用 timeout 类型的定时器产生的系统开销很小,它是下文提及的 timer wheel 通常使用的环境。此外,在使用 timeout 类型定时器的地方往往并不关心超时处理,因此超时精确与否,早 0.01 秒或者晚 0.01 秒并不十分重要,这在下文论述 deferrable timers 时会进一步介绍。timer 类型的定时器与 timeout 类型的定时器正相反,使用 timer 类型的定时器往往要求在精确的时钟条件下完成特定的事件,通常是周期性的并且依赖超时机制进行处理。例如设备驱动通常会定时读写设备来进行数据交互。如何高效的管理 timer 类型的定时器对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十分重要,下文在介绍 hrtimer 时会有更加详细的论述。
内核需要进行时钟管理,离不开底层的硬件支持。在早期是通过 8253 芯片提供的 PIT(Programmable Interval Timer)来提供时钟,但是 PIT 的频率很低,只能提供最高 1ms 的时钟精度,由于 PIT 触发的中断速度太慢,会导致很大的时延,对于像音视频这类对时间精度要求更高的应用并不足够,会极大的影响用户体验。随着硬件平台的不断发展变化,陆续出现了 TSC(Time Stamp Counter),HPET(High Precision Event Timer),ACPI PM Timer(ACPI Power Management Timer),CPU Local APIC Timer 等精度更高的时钟。这些时钟陆续被 Linux 的时钟子系统所采纳,从而不断的提高 Linux 时钟子系统的性能和灵活性。这些不同的时钟会在下文不同的章节中分别进行介绍。
Timer wheel
在 Linux 2.6.16 之前,内核一直使用一种称为 timer wheel 的机制来管理时钟。这就是熟知的 kernel 一直采用的基于 HZ 的 timer 机制。Timer wheel 的核心数据结构如清单 1 所示:

清单 1. Timer wheel 的核心数据结构
           

  1.                                
  2. #define TVN_BITS (CONFIG_BASE_SMALL ? 4 : 6)
  3. #define TVR_BITS (CONFIG_BASE_SMALL ? 6 : 8)
  4. #define TVN_SIZE (1 << TVN_BITS)
  5. #define TVR_SIZE (1 << TVR_BITS)
  6. #define TVN_MASK (TVN_SIZE - 1)
  7. #define TVR_MASK (TVR_SIZE - 1)

  8. struct tvec {
  9.         struct list_head vec[TVN_SIZE];
  10. };

  11. struct tvec_root {
  12.         struct list_head vec[TVR_SIZE];
  13. };

  14. struct tvec_base {
  15.         spinlock_t lock;
  16.         struct timer_list *running_timer;
  17.         unsigned long timer_jiffies;
  18.         unsigned long next_timer;
  19.         struct tvec_root tv1;
  20.         struct tvec tv2;
  21.         struct tvec tv3;
  22.         struct tvec tv4;
  23.         struct tvec tv5;
  24. } ____cacheline_aligned;
复制代码
           


以 CONFIG_BASE_SMALL 定义为 0 为例,TVR_SIZE = 256,TVN_SIZE = 64,这样
<p>可以得到如图 1 所示的 timer wheel 的结构。

图 1. Timer wheel 的逻辑结构

<div class="ibm-container-body">在 timer wheel 的框架下,所有系统正在使用的 timer 并不是顺序存放在一个平坦的链表中,因为这样做会使得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效率低下。Timer wheel 提供了 5 个 timer 数组,数组之间存在着类似时分秒的进位关系。TV1 为第一个 timer 数组,其中存放着从 timer_jiffies(当前到期的 jiffies)到 timer_jiffies + 255 共 256 个 tick 对应的 timer list。因为在一个 tick 上可能同时有多个 timer 等待超时处理,timer wheel 使用 list_head 将所有 timer 串成一个链表,以便在超时时顺序处理。TV2 有 64 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对应着 256 个 tick,因此 TV2 所表示的超时时间范围从 timer_jiffies + 256 到 timer_jiffies + 256 * 64 &ndash; 1。依次类推 TV3,TV4,TV5。以 HZ=1000 为例,每 1ms 产生一次中断,TV1 就会被访问一次,但是 TV2 要每 256ms 才会被访问一次,TV3 要 16s,TV4 要 17 分钟,TV5 甚至要 19 小时才有机会检查一次。最终,timer wheel 可以管理的最大超时值为 2^32。一共使用了 512 个 list_head(256+64+64+64+64)。如果 CONFIG_BASE_SMALL 定义为 1,则最终使用的 list_head 个数为 128 个(64+16+16+16+16),占用的内存更少,更适合嵌入式系统使用。Timer wheel 的处理逻辑如清单 2 所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2-1 10:49 , 耗时 0.089027 秒, 21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