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台定位技术及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5:3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不确定性也愈来愈大。在移动通信中,用户的位置信息不仅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用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a)对行业用户来说,位置信息主要用于监控管理、定时定位、安全报警、指挥调度、物流、遥控遥测等;
  b)对个体用户来说,位置信息可用于个人的紧急救援、老人及小孩的定位与报警、旅游安全的自主定位、查找周围信息,以及亲友跟踪定位、游艇定位、移动气象、移动黄页等。
  目前,在移动运营商的引导下,位置服务正在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而开展位置服务的前提是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MS)进行定位。本文结合实际应用对无线定位技术进行较全面的阐述,以期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定位知识与大家分享。
1、无线定位的概念
  a)无线定位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信号确定一个移动台所在位置的能力。位置信息一般包括与移动台有关的坐标(二维或三维),通常指移动台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高度信息。
  b)定位系统的精度是定位的主要质量指标,一般定义为位于准确区域周围的不确定区域,经过多次定位测量得到一个百分比值。如67%的定位测量能够把移动台定位在距离实际位置50 m的范围之内,95%的定位测量能够把移动台定位在距离实际位置150 m的范围之内。
  不同的定位服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不同,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只要求达到200 km,避免交通堵塞的车辆管理需要达到1 km,而导航、设备定位则需要达到10~50 m。
  c)国际上对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动车辆导航系统(AVL),最早的定位服务源于1996年美国政府FCC对突发事件服务制定的强制性法规(E-911法规),明确规定了提供E-911定位服务将是今后各种蜂窝网络,特别是3G网络必备的基本功能。
2、定位方法及应用
  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台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当然也包括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混合定位:
  a)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BS)和移动台之间传播的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
  b)利用移动台内置的GPS接收模块,接收GPS导航电文进行定位。
  2.1 利用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
  此类方法是通过检测位于已知位置的基站和移动台之间传播的无线电波信号的特征参数,来确定移动台的距离或者方向或者全部。
  目前的移动通信网络都是蜂窝网络,蜂窝网络常用的移动台定位方法主要分为基于方向的定位和基于距离的定位。
  2.1.1 基于方向的定位技术
  到达角(AOA)定位技术是基站利用接收机天线阵列测出移动台发射电波的入射角,即信号的方向,构成基站到移动台的径向连线,即方位线。如果测量方向的精度(大约是天线阵列的波束宽度)为±θs,则基站处的AOA测量可以把移动台限定在角度大约为2θs的视线路径上。2个基站的AOA测量就能够确定目标移动台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AOA定位技术示意图

  这种方法的原理非常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目前在移动台定位中用得不多。
  对于处于城市的微小区来讲,引起射频信号反射的障碍物较多,且其到移动台的距离与小区半径可以相比,这样就会引起比较大的角测量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基于AOA的定位方法没有实际的意义。
  对于宏小区来讲,因为其基站一般处于比较高的位置,与小区半径相比,引起射频信号反射的障碍物多位于移动台附近,非视距传播(NLOS)引起的角测量误差比较小,所以测量信号到达角的定位方法多用于宏小区,或者与其他定位技术混合使用来提高定位精度。
  2.1.2 基于距离的定位技术
  移动台和基站之间距离的估计可以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度、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和信号的相位来获得。估计确定移动台在二维空间的位置需要3次测量,确定移动台在三维空间的位置需要4次测量。
  图2中,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估计值为d,则移动台可以被定位在以基站为中心、半径为d的圆上;第二次测量将其定位在2个圆相交的圆弧里;第三次测量就锁定了移动台的位置。

图2 基于距离的定位技术示意图

  基于距离的定位技术包括起源蜂窝小区技术、基于时间或时间差的定位法、场强定位法、相位法和信号指纹数据库法,以下对其中几种定位方法作简单介绍。
  1)起源蜂窝小区技术
  起源蜂窝小区技术是根据移动台所处的小区标识号(Cell ID)来确定用户的位置。移动台在当前小区注册后,在网络中就会有相对应的Cell ID,只要系统知道该小区基站的中心位置(地图中的位置)和小区的覆盖半径,就能够获取移动台的位置信息。
  这种技术一般只能定位到某个基站或者基站下面的某个扇区,它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基站的密集程度,定位误差一般大于200 m,属低精度定位,也可以利用RX、TA等参数进行优化。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实施的粗定位服务基本上都采用这种定位方法。对CDMA网络,实现Cell ID定位技术要求核心网络支持IS41D和TIA/EIA/IS-848 WIN II Enhanced Charging Service或PN4747,并增加MPC、PDE设备;对GSM网络,实现Cell ID定位技术要求HLR支持Camel Phase II,MSC需支持MAP Phase II+,并增加GMLC、SMLC设备。
  2)基于时间或时间差的定位法
  基于时间或时间差的定位法包括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法和下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法(增强观测时间差和到达观测时间差)。
  (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TOA)法
  如果移动台和基站处于可视的范围内,则其间的距离见式(1)。当已知3个移动台与基站的传播时延时,就可计算出移动台的位置(见图3)。

图3 TOA定位技术示意图

  di=cΔti  (1)
  式中:
  c——光速
  Δti——无线电波信号在移动台和BSi之间的传播时延
  当移动台与基站不处于直视范围,则对移动台位置的估计会产生误差,即图中的圆弧不能相交于一点。如此可采用移动台位置与TOA圆弧间的距离为均方误差最小的方法。如果有多于3个的TOA测量结果,则精度可以提高。
  (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法
  本方法是基于收到不同基站信号的时间差进行定位,常被归类为中精度定位技术。如果移动台收到的相邻BS1和BS2的信号的时间差为Δt,且移动台与基站处于可视范围内,则移动台的位置在一条双曲线上(见图4)。采用3个不同的基站可以测到2个TDOA,移动台位于2个TDOA决定的双曲线的交点上。相邻2个基站的距离差见式(2)。

图4 TDOA定位技术示意图

  (d1-d2)=cΔt  (2)
  式中:
  d1——移动台到BS1的距离
  d2——移动台到BS2的距离
  与TOA法相似,TDOA法可以采用移动台到双曲线距离均方误差最小的算法,条件是有2个以上可以用来计算的TDOA值。
  TDOA法与TOA法比较优点之一是:计算TDOA值时,计算误差对所有的基站是相同的且其和为零,这些误差包括公共多径时延和同步误差。
  (3)增强观测时间差(E-OTD)法
  E-OTD法是通过在参考点上放置位置测量单元来实现的,这些参考点分布在区域较广的许多站点上,并有一个精确的定时源。当具有E-OTD功能的手机和位置测量单元接收到来自至少3个基站信号时,从每个基站到达手机和位置测量单元的时间差将被计算出来,这些差值可以产生几组交叉双曲线,由此可以估计出手机的位置。
  a)在非同步网络(如GSM网络)中,为了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计算,至少需要移动台对3个不同的基站进行E-OTD测量,同时需要网络用位置测量单元测量基站之间的相对时间差(RTD)或绝对时间差(ATD)。
  E-OTD为GSM网络常用的定位技术,可以提供的定位精度在50~125 m之间,但它的响应速度比较慢,往往需要约5 s的时间。同AOA一样,E-OTD也会受到市区多径效应的影响,导致E-OTD在决定信号观测点上比较困难。另外它也需要对手机软件进行改进,并增加定位测量单元。
  b)在CDMA网络中,与此类似的定位技术称为AFLT (Advanced Forward Link Trilateration)。这种技术充分利用了CDMA信号的特性,对网络和手机的改动都很小,但要求CDMA网络支持PN4747协议,并增加MPC、PDE设备。
  在进行定位时,CDMA手机同时接收多个基站的导频信号,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码片时延来确定到附近几个基站的距离,最后利用基站准确位置和距离确定手机位置。AFLT定位精度与基站的密度相关,一般可以达到200 m以内,属中精度定位技术。
  3)场强定位法(SA)
  这项技术利用移动台靠近或远离基站时所带来的信号衰减变化来估计移动台的方位。如果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功率已知,那么在另一点测量信号功率时,就可以利用一定的传播模型估计出移动台与该点的距离。
  然而,由于小区基站的扇形特性、天线有可能倾斜以及无线系统的不断调整,发现传送功率这个过程可能会十分复杂;而且信号并不只因为传输距离而产生衰减,其他因素如穿越墙、植物、金属、玻璃、车辆等都会对信号功率产生影响;功率测量电路也无法区分多个方向接收到的功率(如直接的和反射的)。因此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定位技术中最不可靠的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台定位时很少用到。
  采用上述各种定位技术进行精确定位的前提是无线电波信号在收发信机之间能视距传播,然而,在实际蜂窝网络中,定位精度往往会受到非视距传播的影响。
  2.2 利用移动台接收的GPS导航电文进行定位
  2.2.1 GPS简介
  GPS是美军20世纪70年代初在“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是目前惟一能够正常运行并向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系统。GPS由3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
  a)空间卫星系统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每颗卫星每12 h(恒星时)沿近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周,由星载高精度原子钟(基频F=10.23 MHz)控制无线电发射机在“低噪音窗口”附近发射L1、L2两种载波,向全球的用户接收系统连续播发GPS导航信号。
  GPS卫星向用户发送的导航电文是一种不归零的二进制数据码D(t),码率fd=50 Hz。为了节省卫星的电能,增强GPS信号的抗干扰性、保密性,实现遥远的卫星通信,GPS卫星采用伪噪声码对D码作二级调制,即先将D码调制成伪噪声码(P码和C/A码),再将上述2噪声码调制在L1、L2两载波上,形成向用户发射的GPS射电信号。因此,GPS信号包括2种载波(L1、L2)和2种伪噪声码(P码、C/A码)。这4种GPS信号的频率皆源于10.23 MHz的基准频率。基准频率与各信号频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其中,P码为精确码,只供美国军方、政府机关以及得到美国政府批准的民用用户使用;C/A码为粗码,其定位和时间精度均低于P码,目前全世界的民用用户均可不受限制地免费使用。
  GPS工作卫星组网保障全球任一时刻、任一地点都可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观测(无阻挡情况下最多可达11颗),实现连续、实时的导航和定位。
  b)地面监控系统由均匀分布在美国本土和三大洋的美军基地上的5个监测站、1个主控站和3个注入站构成。该系统对空间卫星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并向每颗卫星注入更新的导航电文。
  c)用户接收系统主要由以无线电传感和计算机技术支撑的GPS卫星接收机和GPS数据处理软件构成。
  GPS卫星接收机的基本结构是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2部分。天线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当GPS卫星从地平线上升起时能捕获、跟踪卫星,并接收、放大GPS信号;接收单元的主要作用是,记录GPS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还原出GPS卫星发送的导航电文,解求信号在站星间的传播时间和载波相位差,实时地获得导航定位数据或采用测后处理的方式,获得定位、测速、定时等数据。
  GPS数据处理软件对GPS接收机获取的卫星测量记录数据进行“粗加工”、“预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平差计算、坐标转换及分析综合处理;解得测站的三维坐标,测体的坐标、运动速度、方向及精确时刻。移动台内置的GPS天线和GPS芯片完成此部分功能。
  2.2.2 GPS定位的基本方法
  GPS是以三角测量定位原理来进行定位的。它采用多星高轨测距体制,以接收机至GPS卫星之间的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当地面用户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到3颗以上卫星的信号后,通过使用伪距测量或载波相位测量,测算出卫星信号到接收机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再结合各卫星所处的位置信息,将卫星至用户的多个等距离球面相交后,即可确定用户的三维(经度、纬度、高度)坐标以及速度、时间等相关参数。计算经度、纬度至少需要3颗卫星,再加一颗就可以计算高度。
  目前在国内运用的移动台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纯粹的GPS定位技术、A-GPS技术和gpsOne定位技术。其中纯粹的GPS定位技术多用于专用的GPS定位终端(如车载台);A-GPS技术目前在中国移动部分省(市)的位置服务中采用,gpsOne定位技术在中国联通的“定位之星”等位置服务中采用。
  1)基于终端的GPS定位技术
  基于终端的GPS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移动台上的GPS接收机来实现GPS定位。定位方式是移动台需要接收4个以上的GPS卫星信号,并且解调卫星的导航电文,随后,移动台利用信号时延得出到各个卫星的伪距,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计算出移动台的精确位置。
  基于终端的GPS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一般在几米到十几米,可以满足高端用户高精度定位的要求。但是受终端所在环境影响较大,如当用户在室内或在高大建筑物之间时,由于可见的GPS卫星数量较少,定位精度将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法完成定位。
  目前大部分车载台采用纯粹的GPS定位,车载台内置GPS天线和GPS处理芯片,实现自定位,并通过GPRS/CDMA 1x网络将定位信息传给后台,如车辆调度系统,实现车辆的调度等业务。
  2)网络辅助GPS的定位技术(A-GPS)
  利用纯粹的GPS定位,可能要求多至几分钟来提供冷定位,这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是非常不适用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采用A-GPS定位技术。由集成在移动台上的GPS接收机和网络中的GPS辅助设备(如接收卫星信息的RGPS站),利用GPS系统实现对移动台的自定位。
  它的基本原理是:网络向移动台提供辅助GPS信息,包括GPS伪距测量的辅助信息(如GPS捕获辅助信息、GPS定位辅助信息、GPS灵敏度辅助信息、GPS卫星工作状况信息等)和移动台位置计算的辅助信息(如GPS历书以及修正数据、GPS星历、GPS导航电文等)。利用这些信息,移动台可以很快捕获卫星并接收到测量信息,由此计算出移动台当前所处的位置或交后台定位中心计算位置(见图5)。

图5 A-GPS技术示意图

  A-GPS定位精度高,理论上,在室外等空旷地区,正常的GPS工作环境下,其精度可达5~40 m。如果移动台处于城区环境,无遮挡并且多径不严重,定位精度将在30~70 m;如果移动台在室内或其他多径和遮挡严重的区域,此时移动台难以捕获到足够的卫星信号,A-GPS 将无法完成定位,这是它的最大局限性。如果要提高在室内等GPS信号屏蔽地区的定位有效性,该方法还需要增添类似于E-OTD方案中的位置测量单元。
  3)gpsOne定位技术  由于GPS及A-GPS技术中需要移动台实时跟踪4个以上的GPS卫星信号,而且还需要根据获得的位置信息完成当前位置的计算,这就造成了GPS终端体积较大、耗电较高的特点。
  gpsOne技术是美国高通公司在GPS定位技术基础上,针对上述缺点进行优化,并融合了Cell ID、AFLT等蜂窝定位技术而形成的一项专利技术。
  如果移动台处于比较空旷的区域,其上空可见的卫星数量比较多时,可以完全依靠卫星的一些参数进行定位,而不用借助地面网络中基站的一些参数。如果可视卫星数量不低于4颗,则采用GPS定位方式。当可视卫星数超过4颗时,还需要选择4颗合适的卫星。
  如果移动台处于室内或其他复杂环境下,卫星完全不可见,只能完全依靠基站对移动台进行定位。根据可接收基站信号数目的多少,选择AFLT和Cell ID定位。
  如果移动台位于高楼林立的城市繁华地带或者室内的情况下,只有一二颗卫星可见,这时可以采取卫星和基站数据相结合的方式。
  a)3颗卫星和2个基站。当只有3颗卫星可见,则引入基站导频相位测量辅助定位计算,但同时也引入了基站与移动台间的时间误差,因此需要求解5个变量。
  b)3颗卫星和1个基站。假设前反向链路传播时间相同,利用RTD方法,即记录移动台发射时间和基站捕获时间就可以消除基站与移动台间的时间误差。
  c)2颗卫星和2个基站。利用RTD方法消除基站与移动台间的时间误差。
  gpsOne定位技术需要专用的gpsOne定位终端和后台建设定位实体PDE来支持。
  2.3 不同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
  不同的定位技术会有不同的定位精度,当然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1给出了通常意义上各种技术的定位精度。
表1 不同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

定位技术   定位精度 备注
Cell ID 200 m-20 km 依赖小区大小
SA  100 m-10 km 最简单,但定位精度较差
E-OTD 50-125 m
TOA/TDOA  40-50 m TOA对时间同步有较高的要求;TDOA消除了对时间基准的依赖,可降低接收机的成本
AOA  50-150 m 要求架设昂贵的阵列天线
GPS、A-GPS   5-70 m 阻挡情况下无法定位
gpsOne 3-20 km 需要移动台内嵌gpsOne芯片

  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较多的移动定位技术主要有基于网络或STK/UTK卡的Cell ID或COO(Cell of Origin)、TOA/TDOA技术, E-OTD技术以及A-GPS、gpsOne技术。国内GSM网络在现阶段多采用简单的Cell ID定位,CDMA网络则采用GPS、AFLT、Cell ID的混合定位gpsOne。
  在WCDMA系统中提供了3种定位技术:基于Cell ID的定位技术、OTDOA-IPDL定位技术和网络辅助的GPS定位技术,这3种技术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使用。
  a)基于Cell ID的定位方法可以在定位精度要求较低时使用。
  b)OTDOA 方法可以在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并且终端和网络无GPS接收装置时使用。
  OTDOA-IPDL是一种应用于3G网络下的定位方式,在GSM网络中也有类似的定位方法,即前面介绍的E-OTD。OTDOA-IPDL的定位精度比Cell ID方法高,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郊区和农村可以将移动台定位在10~20 m;在城区由于高大建筑物较多,信号一般要经过折射或反射才能到达移动台,因此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定位范围为100~200 m。一般情况OTDOA定位响应时间在3~6s。
  c)网络辅助GPS定位方法则适宜定位精度要求高且终端和网络都配有GPS接收装置时使用。
3、定位误差
  定位精度依赖于电波传播环境、接收器设计、噪声和干扰特性、同一位置冗余测量的数量、采用信号处理的复杂度。在实际的蜂窝系统中,TDOA/TOA测量误差通常由以下2部分组成:
  a)由基站检测设备带来的误差,如移动台和基站的时钟同步误差、检测设备精度及检测过程时延带来的误差等。这部分误差随着定时技术及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而降低。
  b)由信道,主要是由多径效应和非视距传播带来的误差。这部分误差主要取决于信道环境,可以利用相应算法减少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是现在各国研究的重点。
  3.1 多径传播
  无线信号的多径传播会对测量代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实际距离和方位的直射路径信号的角度和时延产生较大的干扰,使基于角度和时间测量的定位方法产生较大误差。窄带系统中各多径分量重叠将造成相关峰位置偏差,宽带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各多径分量分离,改善定位精度。但是若反射分量大于直达分量、干扰影响等均会引起精度降低。
  目前已提出一些抗多径传播的有效方法,如高阶谱估计、最小均方估计及扩展的卡尔曼滤波(EKF)等。
  3.2 非视距传播
  非视距传播是蜂窝网无线定位主要误差源,即使在无多径效应和采用高精度定时的情况下,非视距传播也会引起TOA或TDOA测量误差。因此,如何降低非视距传播的影响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关键。
  由于对非视距传播模型以及所带来的误差概率统计特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个问题。目前降低非视距传播影响的方法有:
  a)利用测距误差统计的先验信息将一段时间内的NLOS测量值调节到接近LOS的测量值;
  b)降低LS算法中NLOS测量值的权重,在LS算法中增加约束项等。
  现在的定位产品也都适当地采用了一些算法来抵消一部分多径、非视距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4、定位系统分类
  为了实现移动台定位,需要组建相应的定位系统。根据实际位置计算的网元不同,定位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4.1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
  移动台利用来自多个基站的信号或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出自己的位置,即由移动台执行测量并计算定位结果,也称移动台自定位系统。此种方式不需要建设后台定位系统,但移动台需内含定位模块。
  4.2 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
  移动通信网络利用移动台传来的信号计算出移动台位置,即由一个或多个基站执行测量,在网络侧进行定位结果计算。定位测量一般只能对激活态下的移动台进行,对处于空闲态的移动台可采取寻呼或发空短信等方式实现位置更新。
  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的优点在于无需改动现有移动台,但需要无线网和核心网设备的支持。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建设的粗定位系统采用了基于网络的定位系统。
  4.3 网络辅助的移动台定位系统
  网络辅助的移动台定位系统是由网络中多个固定位置接收机同时检测移动台发射的信号,将各接收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台的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从空中接口传送回移动台,由集成在移动台中的位置计算功能(PCF)计算出移动台的位置。
  中国移动部分省(市)建设的A-GPS和中国联通建设的gpsOne V2(MS-BASE)可归于此类,即建立RGPS网络辅助终端自主定位。
  4.4 移动台辅助的网络定位系统
  基于网络的移动台辅助定位方案,由移动台执行测量,测量结果发送到网络侧进行计算。其定位过程是由移动台检测网络中多个固定位置发射机同时发射的信号,将各接收信号携带的某种与移动台位置有关的特征信息由空中接口传送回网络,由集成在网络中的移动台定位中心(MLC)中的PCF计算出移动台的估计位置。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建设的基于UTK/STK卡定位方式和联通建设的gpsOne V1也可归于此类。
5、定位系统和定位技术的选择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要实现对移动台的定位,必须选择合适的定位系统及合适的定位技术,一个最优的定位系统应以最低的代价(计算复杂度)得到最高的定位精度,并且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在选择定位系统和定位技术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
  a)定位精度: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定位服务的质量,但实际上不同的定位服务要求的定位精度差异很大。定位服务并不一定都要求技术最好和功能最强,而是根据不同的定位服务选择当前合适的技术,以较小的成本代价获取最大的盈利。
  b)覆盖能力:在城市中心、郊区和偏远地区,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覆盖范围是不同的,而有些定位技术需要定位网络的连续覆盖,以完成定位的多点测量。
  c)投资成本:选择定位方案时,最好的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提供的定位精度越高,相应的投资成本也越高。对于运营商来说,在满足定位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更愿意选择投资小的技术方案。
  d)是否支持现有的移动台:基于移动台和移动台辅助的定位技术通常需要对现有移动台进行更换或升级。这对于用户而言,可能会因此放弃或延迟选择定位服务业务;而对于生产商来说,必须及时批量生产出与定位技术配套的移动台,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会对业务开展带来一定的阻力。
  e)现有网络是否支持:基于网络的定位多需要核心网或无线网满足某种标准协议或版本,故选择定位技术时应首先考虑网络是否支持,是否需要大量的网络升级。
6、定位业务及技术发展展望
  在3G的无线和核心网标准中,都把定位作为网络固有的属性来提供,并增加了位置测量单元,故基于网络的定位精度将大有提高,实现起来也容易得多(不再牵涉到大量的网络改造),定位业务也将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3G对定位业务的推动还体现在数据的快速下载支持上。在2G/2.5G的网络里虽然也可以采用定位精度较高的定位技术(A-GPS、gpsOne),但由于受到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定位业务在提供方式上也会受到局限,如在提供车辆导航的定位业务时,在2G/2.5G的网络中可以采用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对用户驾驶的车辆进行定位,但由于2G/2.5G网络的数据下载速度慢,给网络地图的下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有了3G网络高速数据下载的支持,那么在向用户提供导航信息时就可以采用实时的语音信息与彩色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
  另外,卫星定位技术也将有所发展。2002年3月26日,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正式启动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这标志着在2008年欧洲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了使伽利略卫星可用于位置服务业务,我国正在和欧洲合作,修改3GPP、3GPP2、OMA等相关组织中与定位有关的标准。
  总之,3G的到来和伽利略计划的实施都将使定位技术得到发展,移动定位业务将成为移动运营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中的一大亮点。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位置业务在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和娱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相应的担忧甚至恐惧:人们的隐私是否受到了侵犯?是否没经我允许而被别人定位?是否被老板监视?而这些大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到解决。所以在开展位置业务的同时,应非常妥善地考虑用户隐私保护以及其他安全性问题,让客户能够轻松自在地享受位置业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4-11-15 06:16 , 耗时 0.087711 秒, 18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