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编程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整理] 新加坡推出准确测出病人心搏停止风险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2 21:3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到医院急诊部求助的病人中,有半数是心脏病、中风或严重受创的急症病人,医生和护士目前一般只能透过问诊、测量脉搏和血压等方式,来辨别哪些病人是有可能随时暴毙的心搏停止高风险病人,需要优先救治。

新加坡中央医院和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研制出一套新系统,可更准确地测量出病人心搏停止的风险,这有助急诊部医生判断哪些病人需要马上送往加护病房或手术室紧急救治。

重点是,这套系统并不复杂。医生只需在病人手臂上贴上电极片约五分钟以收集病人心电图读数,系统就能结合病人其他资料如脉搏和血压,计算出病人在72小时内心搏停止(cardiac arrest)的风险。

研究员在2006年11月和2007年12月之间对425名到中央医院急诊部求助、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准确度高达66.7%,比单靠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来进行判断的准确度,高出整整25个百分点。

新加坡中央医院紧急医学专科顾问王英福医生昨早向媒体介绍这套新系统时指出,他们主要是加入病人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简称HRV)的数据,来加强预测病人心搏停止风险的准确度。

心率变异主要是测量心跳速度和频率的变化程度。王医生指出,就如负责接生的妇产科医生会透过胎儿心电图来解读心率变异,从而判断胎儿是否已陷入窘迫(fetal distress)状态、是不是需要帮孕妇紧急剖腹生产, 成人心电图的心率变异,也是预测病人会不会心搏停止的重要线索。

问题是,要解读心率变异并不容易,而过去也没有研究人员深入探讨心率变异和一些临床结果的相关性。

王英福医生与南大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林芝平副教授和一组近10人研究小组花了四年研制出的系统,就能有效解读并分析病人心搏停止的风险。

林芝平副教授将这个系统比喻成给人引路的汽车导航系统。

他指出,过去医生只能凭经验评估病人心搏停止风险,现在这个系统将是一个可帮助更准确评估风险的工具。

王英福医生透露,他们正在为系统申请
专利权,同时也正在跟商家合作研制便携式的系统原型。现在他们仍需要利用膝上电脑操作系统,但他们估计能将系统缩小到纸巾盒大小。

研究小组明天将在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与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院主办的一场科学研讨会上,发表他们的这项研究成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文字版|手机版|DIY编程器网 ( 桂ICP备14005565号-1 )

GMT+8, 2025-7-20 14:58 , 耗时 0.091528 秒, 18 个查询请求 , Gzip 开启.

各位嘉宾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属DIY编程器网立场。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5号

DIY编程器群(超员):41210778 DIY编程器

DIY编程器群1(满员):3044634 DIY编程器1

diy编程器群2:551025008 diy编程器群2

QQ:28000622;Email:libyoufer@sina.com

本站由桂林市临桂区技兴电子商务经营部独家赞助。旨在技术交流,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一旦发现将做封号删号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